2010/12/29

225.碧雏寺

我喜欢她每次用引号时的样子。
放入引号的话总是有一种坚定的信念,我便合理地交换到了所需的安全感。
这两年看许多身边男人们的故事总结出来男人最大的问题是太容易相信自己找到了真爱,时过境迁还要感叹我们当年都太傻。而恋人们的大忌便是将两个人的(或者自己单边的)故事套入到一个偶像剧式的情节里,感慨自己之伟大。
我也许忘记对她说过的一点是,我的父母,两个普普通通的工人阶级,是介绍认识结婚的。他们之间几乎没有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指涉的“爱情”。他们没有什么欲望,不吵架,是为了我而团结起来,有了共同奋斗的目标与革命情谊。
我和她是在一间小庙里认识的。她因为要写一篇关于江南大乘佛教遗存经刻的论文,而到这间名不见经传的深山小庙中的藏经阁拜访,冀图能够寻得些什么线索。我当时正从美国回家过寒假,在时差中昏睡过几日之余,开始动身寻访江南寺庙建筑。我不知道那次是不是她第一次来碧雏寺,但那已经是我第二次在那里了,已经基本摸透了大雄宝殿、藏经阁、钟鼓楼、客堂的形制,正拿着一只掌上相机四处拍摄木构细节。手拙而懒得写生的我,却看到她坐在天王殿前的石级上涂涂画画,走近一看,她正在画门前那只母狮子的侧面。
“中国的石刻母狮子们总是有一种隐喻,”我在她背后说,“母亲们与小孩子亲密嬉戏欢笑的同时,也只手将孩子玩弄在股掌之中。”
她转过头来,抬头看着我,眼神里有着我脑袋里正努力试图抓牢的那种张力。她告诉我她画狮子不过是因为她对文殊菩萨有莫名的好感,而文殊菩萨手里慧剑与身下狮子的造型,正因为霸气过于外露而为我所不喜。
她正因为在藏经阁啃了一天的经而头痛不已,在下午两点冬日的阳光下出来坐坐。吹吹冷风也是我疲累时暂时逃避手头事务的方式,这种时候通常是头脑十分空荡的时刻,很容易被什么东西侵入。
这间寺庙位于城市边缘的湖边小山上。我在她旁边坐下来,正好可以看见远处的城市与湖泊,还有盘旋在湖边的飞鸟。
她身上有许多人的影子,这种感觉让我不喜。所有佛教众像中我独拜普贤菩萨,因此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峨眉山遇到的一个神态静默的女子。她有着白象般的神情,曾经在人群中偶然注视过我一眼。在寺庙这种地方见到的人其实大多带着功利的气息,熏香沾染在身上也变成了腐败的味道。我不常没有原因地记住人,所以能够记住她我自己也觉得莫名。
而此刻,坐在我身边的这个人低下头去继续涂涂改改。她涂掉了刚刚的那只狮子,转而开始透视一个布满经文的房间。我惊讶于她的视觉记忆力,能够分毫不差地将藏经阁的内部默画出来。
于是我开始抛开成见,对这个狮子一样的女生开始感兴趣。
我们见得不多。我后来陪她去过一次那个寺里的老尼所做的打禅的练习讲座。除了我们都是头发花白的老年妇女,那也是我唯一的一次认真的打坐经历。她继续每天埋头在藏经阁里翻看那些不知所云的经文。我去陪她的时候,尝试描绘藏经阁的内部,我发现我甚至无法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画内部透视的角度。我问她要那天的涂鸦。她挤了挤眉眼,说“在家里打翻牛奶,一时找不到纸,撕下来擦桌子了”。
我们在寺庙之外见过一次,我约她到湖边转转。那天她迟到了一个多小时,还好我耐心等了下去。走到湖边时已经是傍晚,冬天的日落比我想象要早。我跟她提到在城南还有一间古刹,不知道她有没有兴趣去看看。她望着落日余晖里的飞鸟,像是灵魂出了窍,并没有说什么。
从湖边走回公交车站过街的时候,她拉了一下我的手,叫我小心左边开过来的车。那是我们唯一一次身体接触。
我们后来没有去那另一间禅寺。事实上,我已经不经常在碧雏寺遇见她。一个又一个下午,我在藏经阁里一个人在书架间走来走去,企盼着在某一个架上的两本书之间能够将她抽出来。唯一的一次,我到达那里,她正从藏经阁慌慌张张地走出来,我问她怎么了,她只说她的论文快要完成了,又说有事,便匆忙离去。
我尝试第二次约她出来,在奶茶店门口等了一个下午也没有看见她。我回想起来,我们的爱情并没有落入俗套。我付出了一些努力,却并没有以一种让她能够愿意和我长久下去的方式,并且我心甘如此。大体来说,我只是等了等,而她隐藏得更深,大概不满意我的行动不够,而索性选择躲避。
可是第二天我就坐飞机回美国了,我在漫长的航班上尝试凭记忆画出那间藏经阁的样子,获得的仍然是不完美的内部透视。我知道我还没有冷静下来。我并不知道她在哪里读书,六个月后的一次在东海岸的海边之行,我觉得我可能在夕阳里看见她骑着车经过海边的公路。不过这幻觉太不可信了。我跟她是注定不可能长久的,因此也没有尝试什么。我觉得当我足够老了以后,可以回去听一堂打坐课。我怀念那种空荡的感觉。



“蓝色的灵魂,幽暗的流浪
很快就把我们从爱和其他人那里带走
傍晚改变感觉和影象”

2010/12/19

224.那就写个一年半总结好了

或者更久,到从上海浦东机场第一次离开祖国的时刻开始?

A
去年的这个时候,才刚刚上了一个学期的建筑学导论,整天听着“空间”“光”“建构”“包含”这样的概念简直奉为玄之又玄敬仰膜拜。大一一年的旅游劲儿未过,还是看着各种各样的楼就觉得兴奋,认风格的装X行为就跟在博物馆里认画家一样,属于一种低级趣味。大一暑假在故宫的两个月不学无术,天天跟北大一帮人胡吃海喝。一直要到今年夏天吧,对于某些东西的兴趣才突然溢出来。大二的秋,不过是画了一些装模作样的画儿,对于建筑的理解还停留在诗意的《读者》层面,无论何时想起来都无比汗颜。
坦白地说今年春天的分析性模型完全没有好好上,建筑绘画其实也只靠了小聪明而没有投入思考。只是开始觉得有一些东西,已经很难同圈外人解释了。回忆里常常忘记的是今年上过的最认真与觉得最值得的课是Nemerov的西方艺术导论二(就是(哥特时代尾声开始的)西方绘画史),这门没有take,只有audit的课大概是我大学前两年仅有的三门没有缺席过的课之一(还有大一上的Eire的异端简史讨论课,大二Shankar的物理401)。
凭着生活知识在大一反复指认的MoMA的印象派画家们已经是云烟,真正开始主动追溯西方艺术史、西方建筑史、西方现代建筑史、中国艺术史什么的还真是从今年春天才开始。春假在DC的两个星期与夏天在法国的四周是一个小高潮,才发现亲眼看到比读多少书都重要。看东西的时候,整个记忆都被打乱,各个部分之间重新建立连接。夏天到秋天断断续续读完了巫鸿的所有中译本,一边不停回想起大一暑假在故宫书画部跟绘画组葛老师在那个堆满杂物的办公室里的一个下午,还有囫囵吞枣的那本《中国书画》,算是给中国艺术史奠了个基。巴黎的吉美博物馆和纽约大都会的元藏品终于勉强补足了记忆里故宫和首博藏明清的另一半,快乐不已。在成都看武侯祠跟在重庆看大足石刻的时候,心里想的分别是苏州的留园和喀什的老土城。
妈的怎么不去读艺术史啊。摊手,我份内的事情就是永远没办法做好。
这是最讨厌自己的地方。

B
读书方面,现在想想都不知道当时读了些什么。大一读了一些历史书,文学只读了天心天文,然后就被打鸡血开始看胡扯的建筑书了,就浪费了去年一年。又读了些通史什么的,西方的和日本的。今年夏天读到的L'etranger已经让我觉得自己好久没有读到心里去的文学了,至少两年了吧。抓起一些未曾看完的小说,也已经不在状态。
索性去读通史了。西方绘画、建筑史、现代建筑史、当代建筑史是暑假的前半部分,中间一个月扫盲了不知道多少基础知识,政治与艺术史,法西意日希腊罗马的维基页面读了好多次。暑假的最后一部分开始扫盲中国建筑与艺术,以雷德侯与巫鸿启蒙让我觉得庆幸不已。这个秋天读的西方现代思想史、贡布里希、六名家写的中国绘画、华夏意匠与梁思成、还有巫鸿全套都让我觉得这个学期充实不已。也是前不久开真正开始觉得自己不再是装X小青年了的,这些东西能够给我最终极的安慰。
无论如何,豆瓣上的很多人都是我景仰的目标。以读而后作为最终理想的话,所有东西都还差得太远。

C
开始做建筑设计课才三个多月,每周一个的项目(设计模型加图纸)已经让我整个学期都精神紧张了。苦中作乐的是一路走来,竟然真正觉得值得。仿佛大学上了三年第一次觉得学到了东西。那些养分静静养着,不多说。别提往往想起一年前,就觉得仿佛已经脱胎换骨,比起开学的时候,自己的感觉都已经好了太多。
这个学期的建筑史:远古到十八世纪坦白地说,是一门很难上好的课,有很多的改进空间。最大的问题和特点也是课程的资料涵盖太广。每周一篇的读后感是个好东西,一年多没有写过论文的我(情何以堪),还是利用这个机会好好地巩固了一下自己对材料的记忆和快速立论的功夫什么的。好TA,好课程内容。下学期要上的现代建筑,应该会是少很多历史的部分,多很多哲学与艺术理论,惊惧之余,寒假要把那本现代建筑:一部批判史好好重读一遍。
今年夏天的法国项目以及为了它而努力申请的奖学金和赚的钱感觉都是完全值得的,希望明年能够去成日本。一点点拼起拼图的过程大概是我感觉最好的事情。

D
今年的新生都很好也很安静,比起去年闹事的一群人感觉要舒心很多。想起一年前还在疯狂八卦洋洋得意的自己,冬天开始的自闭到现在刚好一年,也让我觉得自己是今年才通过隔绝不喜欢的人,慢慢获得新生的。貌似自高二以后就没有过这样孤独的心情了,整天跟人闹腾,脑袋里妄念过多。我还是觉得这一年的心态最好。绝望,绝望,再绝望,纯粹不复杂。从冬天起决定远离八卦,还是有很多消息自动跑到我耳朵里来,不参与的感觉挺好。
明年可能会变,谁知道呢。

E
大一听的还是流行歌比较多,某个老团上次发片还是08年了吧……人生第一次遇到真正的KTV麦霸让我兴奋不已,听的流行歌越发多了,某大牌的老歌重发也让我好好地怀旧了一把。大一的春天是全部奉献给某公主的寂寞碎碎念和豆瓣电台的日文/粤语歌的。有好多喜欢的歌手我就留在电台里了,没在verycd上找过。
大二的秋天献给刘惜君了,听歌的节奏开始变得缓慢而延长。大塚爱跟YUI因为刚下载好电脑就崩了刚好没备份所以一直没有重拾兴趣。一整个冬天跟大半个春天都给了AKB48,正符合刚开始做宅男的心态。夏天开始不喜欢听歌,觉得听一些耳机之外的声音挺好的,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秋天的十月。在此期间做作业的背景音乐是Moumoon或者电台异常频繁的滨崎步跟苹果女王。
十月买了iPod之后,占据了大概两个月的又是某公主。前几天放假,把以前电台里听到比较多的好声音试着找了出来,也留了很多还不愿意找出来的声音在电台里。这几个人包括:奥华子、Rie Fu、Moumoon跟Tizzy Bac。
大二某个机缘发现相较五月天,自己的声音也可以很好地靠近吴青峰路线= = 总之后来跟人唱歌的主打就是这俩人了吧。这个夏天开始对KTV的兴趣消散,现在以唱老歌为乐:除了保留节目《渡情》之外,《雨蝶》跟《只要有你》是最近一次唱过的超级好的歌啊!

F
明年展望:
专业:更上一层楼。学学软件和渲染,一定要好好做设计。
读书:西方现代派艺术理论。中国的书法与高居翰的元明绘画系列。
音乐:靠电台了。
电影:妈的我真的是高三以后彻底失去了看电影的兴趣了么。
旅行:诚心希望能去日本,看很多的唐与当代建筑,成为和法国一样完美的旅行。国内江苏(南京苏州扬州)是下一个目标。西安是不着急的长远目标。台湾突然不是那么想去了。忘记总结了大一去的荷兰比利时美国东部四城,去年去的香港厦门北京岳阳(……),今年去的DC法国成都重庆长沙(……我是认真的),都是特别好的经历。出去玩应该去对的地方,起码对我来说亚利桑纳峡谷夏威夷佛罗里达波多黎各什么的都是……我还是在家里窝着读石涛吧。
人生:开始认真对待,在意所珍惜的。

G
还是挺喜欢这一年的。相比起以往总是说“自己还是这个样子啊”,今年倒是觉得慢慢改变了不少。当然改变总是有的,这里指的是向着自己喜欢的方向。
不过这么水的帖子,就不贴到校内跟豆瓣日志什么了的吧。

2010/12/18

223.情节

情节
曲:雷光夏|词:雷光夏

十二月的阳光下
我转头看你的侧脸
你的声音有如荡漾在微风中的一首歌
啦......
你一定全都知道
你一定全都不在乎
就这样回过头
晴朗的一笑
你一定全都知道
你一定全都不在乎
就让我无声地
叹息

2010/12/15

222.侯方域

脑袋里还是不停闪现着几个形象。
比如说侯方域和李香君嗟叹短长,最后张道士大喝一声:“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就割它不断么!”两人方才如梦初醒,双双皈依。
要说有什么宗教情怀的话,比起我见到景教传教人士的本能性恐惧,倒是一直着迷这种“空”。
一些错误也许都在自己,还是没能找到理想主义跟现实之间的一个平衡。以及一直以来,最纠结的始终是自己啊,为何患得患失呢。
无所谓只是怕受伤啊。竟然寄希望于狭窄漫长的河流上那只插了黄色霍乱旗的小船。
自私心作祟,自私心作祟。还要找高尚,我真是个混帐。

2010/12/14

221.信



“我谈过两次恋爱。第一次我抱着理想主义的期待,后来那段事情也很安静地死在理想主义的萌芽里;第二次我尝试俗世的、卑微的、平稳的爱,却因为找错了人而不堪回首地失败了,还犯下了很深的错误。”


“我等了你51年9个月04天。”Florentino对Fermina说。这是一个不可磨灭的印象,一种标杆。


“我只想在她面前是完美的,这种念头已经完全控制了我。”这也是他慢慢死去的原因之一。


我十分担惊受怕。

2010/12/10

220.层层覆盖

A
夜里11点45,穿着冬天的毛衣在史特林图书馆的防火楼梯里,走得特别闷热。一步一步往下,台阶的边缘都已经被磨损得凹陷。你不知道有多少人走过这段从二层到一层的楼梯,并感到和你一样的闷热的同时,也忘了自己是第几次有了相同的感觉。
你在扫描仪前看着因为书本太大而无法关闭的机盖与硬皮书之间努力寻找缝隙而射出的扫描仪来回的白光,在夜里深沉的哥特式图书馆大堂里显得过于刺眼,又令你想起今天下午在极度疲累的状态下坐在期末建筑点评的大厅里,不经意抬头就能看到的从天花板的缝隙所透进来的光线,照在堆放在高处的模型上,高亮了硬纸板的毛边和空气中漂浮的灰尘。
你从来没有如此流利地介绍你的作品,这一次的期末设计你有太多东西放在了里面。你更加从来没有觉得一次点评会如此快结束,句句犀利、到位、精准,将自己(在设计中)的缺点完全看穿、暴露、批评,却是觉得全身畅快。你想起一周之前,同样是在一个通宵之后的两个小时的中期点评里,话多的助教倒是第一次让你发觉建筑这件事恐怖的本质。一个section六个人的project摆在一起,分明就如他所说,每个project都反映了作者的心理性格状态。看看左边疯疯癫癫口无遮拦的黑人胖姐做的开放式亲水平台,右边亚裔pre-med好男人所做的理性对称的空间构成,再看看自己模型的丑恶嘴脸,突然就被打败了,整个人瘫坐在椅子里。
你在一个坐向大海的山坡里挖出几何形的空间,然后从土里长出建筑来——墙,隆起的土丘,下沉的庭院,沿着格子平面向着大海延伸出的开放悬垂,像是一个人靠着墙一角坐着静静看马路上汽车开过扬起的尘土,然后伸手去指其中的一辆垃圾车。我特别喜欢某一个critic所提到的shinkel的一座建在山顶的森林围绕的建筑,可以遥遥看到赛马场,景色极美,但是要走到那里去,你需要下山穿过重重树林。我很喜欢我自己这次相似的尝试。
最后一点是用光以及暗示性的空间构成。区分多个小空间的所有墙壁基本都是包围在最外层,导致楼的外观十分封闭。还完全需要练习。
总之,只是发现了建筑不只是一种形式主义的练习或者哲学思想的挖掘,不知为何有了些文学的直指人心的味道。You are what you make.

B
我想写一次studio课的总结就这样第无数次夭折了。不过很多话嘛,尽在不言中。刚刚胡诌过,想想自己期中设计的满层楼的L墙大概算是所有作业里最惊险的一次了,点评前一天才想出来的idea,最后变了挽救了整个设计的一个,还被说到与密斯的关系,而我至今也没怎么相通其所谓的“我”的关系。
那个时候,大概还是为了解题而解题,虽胜犹不荣啊。但也有许多东西,是若然故意去做,便注定会失了味道的。
这几天大概是在为了这个而emo。

C
“可是,”你问屏风另一边的人,“这样做,真的不会后悔么……”
屏风那边的人影耸了耸肩,然后说,“可是人,总是要做出选择的吧。”
你突然问自己:那人影和声音是同一个人么。

D
我向来是不喜欢做门的,一直都是在应该的地方留小的开口。尽管我的确觉得在参与中体会空间比起神一般的一眼望透带来的情感显然要更加真实,以行走来展开叙述还是要比用手要来得更加自然体贴。电影比起书来的一点好处便是,假如你真的遇到了让你忘情或恐惧或震撼的情节,读书的那个你可以选择抬起头、深呼吸然后再翻到下一页,或者简单地合上书本明天再看,而对着屏幕的那个你常常不会想到要抬起手用鼠标点一下暂停。在那种时候,你宁愿直接被那影像和音乐带着走。
何况我又是一个极度讨厌衣服上的扣子的人呢。总觉得一座有门的楼房像极了一个喋喋不休又爱卖关子的话痨。

E
其实踩着史特林被磨损的台阶下楼去扫描的路上,想起的不是少林寺传说中的僧人练武所踩出的脚窝,而是一幅中国式殿堂剖面图中清晰明了的梁柱斗栱结构图。一点一点地,架上去。
觉得这样温柔的凹陷应该有着什么样的一个爱情故事什么的,却在扫描仪第二次出故障之后暗地里破口大骂。

F
最近突然觉得自己回到初高中交界的时候的最特别的一个原因是:在感觉一直十分良好,热爱生命帮助老人过马路的心境下,居然又被人说emo了呃。
于是不写了,再写又要水了。

G
你悄悄捅破那层窗户纸,屋里的人也假装熟睡。

2010/12/09

219.无限自卑

前几天看到网上说金牛座的最大问题是总觉得不满与不安全感。
关键是我是有多么想成为她的那个样子啊。我也愿意用我现在的这种可怜景况来与她交换,做一个狡黠伶俐的身影。
想起未来令人一阵焦虑,如果说生活真的有什么令人惊喜的喜悦的话,还真是同对自己想象的怀疑以及对命运的恐惧深刻交织在一起的吧。做一个自满的人很容易也很幸福。可是你还想要多一点。做一个放松警惕的人也太容易,身边的时间就会不理会你而悄悄地溜走。
同时错位感什么的都有可能随时涌上心头,将你击垮。你在害怕即使想要开始尝试不相信孤独之后,孤独还是会像你潜意识笃定一般袭来。
所以说还是无限自卑。也许单纯是因为想要的太多而已。又是老套路。

2010/12/05

218.某些从前

我们一起上过Cara的课。一起去为毕业party进货。跟着班里一起去大云山旅行。那一个月的时间里你一直在跟Pat学着编一条手环。我给过你陈绮贞第三张专辑的磁带(在五年以前喜欢陈绮贞跟现在喜欢陈绮贞已经是太两码事了)。你听Avril跟Norah Jones。我们写过信,聊过几次拘禁而珍惜的天。后来一起逛过那家现在已经倒闭的唱片店。在学期结束的最后一天我放学留在学校的common room里面,你便也因为某个原因留了下来,我们对着一张小小的桌子不记得说了些什么。
一直到你的爸爸来叫你回家,你才最后在走之前把一个装了一个彩色手环的小袋子在没有人看见的楼梯间里交给我。
那个因为颜色的使用而显得多多少少girlish的手环,我居然还瞒着爸妈偷偷戴了一段时间。
一年之后的那次见面,我们无处可去只好去五里牌书店买书(天我以后如果能找到一个愿意跟我去书店约会的女人我就非她不娶了)。我送给你一本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在40路公交车上你立马回赠给我一本纳博科夫的《玛丽》。我觉得比《洛莉塔》要好看。
我曾经非常期望你来考yali,最后你选择不来考理科实验班,留在我们那里的第一中学读文科。知道你进北大中文系我一个人不知道多惊喜。
后来一直跟你博客,我特别特别喜欢你的熬一锅粥。
我们有不定期的豆邮联系。一两次电邮通讯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那之后我的邮箱被停,也不记得你的。
我们还在新年的晚上一起在楼顶看过烟花,在路边的晚上听你弹着吉他我吹着口琴假装卖唱。当时的我,不会弹吉它,不知道张悬的那么多歌。
只是我知道,中学的他一直喜欢你。
在初三的那次课之后,我们见面都是三人一起。
之后我毕业了,就去买了把吉他。
一年后你们毕业了。听说他向你表白被拒绝了。我们三个人再也没有找机会一起见面。
一年前我还说要去北大看看你的。后来没有暑假去成北京。
……

第一次体会到,一句话,勾起万千回忆的时候。

217.精美粗糙细腻编织

A
她喜欢他,她曾经为他写过一首歌。他不会识谱,她说有一天会教他唱那首歌。
但是她也从来没有把歌词拿给他看过。她说,忘在家里了。
他从来没有去过她家,如他和她都所一直想的那样。他们只在学校见面,并且发展着大家都没有察觉的地下恋情。
他们约好日后一起去听谁谁谁的演唱会,这大概是一对中学情侣所能够约定的最好的事情了。坐火车,从这里,到上海,到香港,到台北。
大家都生活在离偶像、都市、梦想很远的地方。
以至于后来他一直都想不起那种感觉。

B
那种喜欢远远地望着的感觉,大概是他从小养成的。那时的他在大人面前没有权力,于是就静静地看着。
这大概也是他唯一喜欢的关于小孩的地方。能够身不在其中。
后来的他才开始了第一次恋爱,负责任,满足她的要求。
很久以后同当年的老同学重聚,问他一句:
哎,你后来没跟XXX在一起啊?
原来,早就太明显。
中学时的爱情,两个人都相信着,两个人都其实没相信什么,也都无所谓。大好时光正适合纯情。
那个时候谈过恋爱的人,后来大多数都一直保留着会哭的心性。

C
到后来,人就太不同了。之后呢,人就没有了互相相信的理由了。有些人变得急切,有些人情愿陷在回忆。遇到一个好人,已经是缘分了。
只是时光太残忍。
但是中学的时候,你还没有学会把每天都当做最后一天来过。现在也没有。
你现在如饥似渴地试图回忆,或者编造回忆。
你后来终于相信了吗?人是无法承受太多东西的。许多人相信一个简单的信条,只是为了能够继续好好活下去。

D
这次火锅夜,在开心的同时,过得很不开心。面对一群被finals折磨得要死的孩子,一群归家心切的孩子,一群谈着恋爱幸福甜蜜着的孩子,一群努力拍照留念的孩子,一群……的孩子……很不理解自己。
第一次在看到大家都很好的情况下,自己没有狗血地觉得很幸福。
因为肉不够的情况,跟hq又去长城搬了几箱肉回来的时候,大家都差不多吃好了,意兴阑珊。
一个人在桌前烫鱼片同虾滑,大概也只有火锅汤汁最有温度。
大概也不过是怀念当时,学校附近那家川菜馆还没有推出鸳鸯火锅服务,我们借来的锅要么就是白汤要么就是红汤。白汤就是开水,红汤就是炒买来的火锅底料。跟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跟谁谁谁争抢食物的时候,经常没有煮熟,就匆匆忙忙捞了起来。
也不过只是有了老人的地位,于是不敢高声语,恐惊动了小孩子们。新生们也都很淡定,安静得很。
总之就是少了那点热闹劲吧。约摸想来,自己都也同样早已没有当时的莽撞了。
你懂得很多东西了吗?
又能想起来自己忘了多少吗?

E
最近对老歌很有感觉,开心的时候就放来听,不开心的时候就想想歌词。
翻看去年的文章,发现对自己的记忆都已经模糊。
看了当年拍《手链》的雅礼小朋友在大学拍的短剧,中学回忆的那个部分放在雅礼拍。
想起来,现在的生活同之前的生活割裂得太大,终究是一种痛苦的经历。
人类,大多数时候果然只是需要几个片断而已。
像几条缝,几块碎花布。几个碗碟。
在生活的某一个时间点你决定轻装上阵,带着一点点东西就去了远方。一些东西没有带,一些东西跟了上来。
她送他的自己录歌的CD,当时还不懂把歌拷贝到电脑,现在还在吗。
她送他的亲手编了一个月的手环,放在哪个角落了。
他们之间写过的信,都装在一个很大的盒子里,突然又想翻起。
太多时候喜欢那些没有结局的电影,太像现在。
真的不明白,有过那样完美经历的一颗心,如何能够再让自己接受一次新的恋爱的可能。
一切都因为有过的太多。

2010/11/29

216.这篇文章水得我都不想贴到豆瓣小组去了……

此文极度水向,勿近。

A
这届小孩太乖,不闹事,挺好,但也太安静,没有八卦传出来。
之前放出话说任何一届进来,到了10月份总该开始闹腾闹腾了。这届还是一层冰面,白白的。
B
我是一个好少年,上半年承诺自己也承诺整个CUSY不说八卦,果然就一点也没有跟Freshmen说。就算前几天有两位新生同学见识到了CUSY八卦圈的冰山一角,跑过来问这问那,还是强忍心情一点都没有说。这帮小孩已经问了我三个月了,我心如止水守口如瓶。
想起去年在Gourmet Heaven讲过的故事,今年还是让他们自己探索发现吧……
C
这几个月的宗旨是,只听不传播。
但是你们会见识到CUSY八卦的强大的。大家都是很给力的。我不讲,传播的速度也是一样快的。
我只是想尽量保存一些秘密罢了。我这里还放着好几个呢。有的几天,有的几个月,有的几年。
保守秘密是一项投资,你熬得越久,撕开礼物时的惊喜越大。
写这篇东西,强忍心情,纪念我是好少年,某人是好大叔。
不过呢,会很快的……呲啦……呲啦……

2010/11/27

215.纽约记

很简单的事情。清早坐地铁北线的火车去纽约,是我这学期第一次出门玩(太悲剧了)。然后陪李B哥逛了逛H&M。跟李B哥跟李YD在成都印象聊天。然后跟黄SM跟李B哥及他们的同学们一起吃饭,关系复杂。成都印象没有长城好吃。但是从周三起讨厌做饭的感觉十分强烈,于是算是过了一次嘴瘾,对饭馆这种东西又完全失去了兴趣。只是有些怀念跟大家在Ivy Noodle聊天吃饭的日子。下午在Met转了一圈,很激动地看了很多元绘画之后,晚上唱了四个半小时的歌,全场没有什么麦霸但是感觉不错。白天讲了一天的话导致晚上声音嘶哑没办法唱吼歌之外的歌。不过一起唱新白娘子传奇啊环珠格格啊少年包青天之类的经典主题曲还是很怀旧很美好的。
CUSY群众点播《突然好想你》的时候,众男人愤唱全场,我只要了最后一段小高潮过过嘴瘾。某人转过头跟我说“这是你们全体男生的心声吧”,我笑了笑。但真的还好,本来每次都会在KTV点的《天天想你》,现在都不知道唱给谁听。给不在场的人的《最佳损友》,自我感觉大概是整次K歌里最好的部分。今天被人问起了所谓的恋爱经历,其实真恋爱都没谈过,但是还是想起一些当年的傻事,记忆催人老。
一些人没来,一些人走了。就是这样。眼睛已经睁不开了。在回程的火车上一群人杀人。表示其实想玩更多更有趣的等车游戏。我这里有很多呢。默契游戏、黑魔法、五只羊上山、两杯毒酒、七口毒井、百人排队、百人灯泡、指牌想牌这些……都是谁教过我,又有谁跟我玩过呢……
算了只是神志不清的流水帐。果然始终是光想玩不想上学啊……
想起了很久以前的那个梦想,不过是愿那辆火车,不要停。

2010/11/23

214.寒冰记

折磨了一个上午,仍然是一个字也没有写出来。
不得不说,其实大概从出生开始,一个人就会想要为自己立传吧。二十年而今,须臾之间,连手中的风都没办法握住,只有脑海中残存的印象,以文字的形式深深镌刻,像是在大理石上雕出英雄的形象。汉代儒生武梁在他的墓室四面墙上雕刻下天地祥瑞三皇五帝义士烈女,以扬其言明其志,在最后不忘加上一位于牛车上逍遥的处士,那一位是他作为记史者所作为句号的自己。《溪山行旅图》中山宽无边,水波不绝,布满后世章印的卷轴中,范宽自己的名字隐藏在画中千万片落叶之一片下。
已是许久不拾起笔笺,写一封鸿雁传书的信。许是已在暗中观看这个世界太久,或时间的火车开得太快,只顾去看窗外的风景,不曾低眉看看自己来时的路。一个人的生命可以有很多隐喻,或曰行走,或曰搭建。足迹是在人类的重量下,嵌于地面内留下来的痕迹,而一个人的生命之屋,却是用一年一岁的砖瓦慢慢搭建而成。当年高中班会课,每个同学都要谈谈自己的座右铭,本没有什么文字信仰的我,情急之下挑选了一句顶顶老土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今四年过去,弯路可能是走了那么多了,书却还差得紧呢。投身建筑这一行后,留意过的房子也多了。亭台楼阁庙宇堂轩,莫不是人类违逆重力所作的努力。今欲于平地之上挖出一片空间,用以收藏回忆及书写个人史,谓之“陷落馆”,实为过去的自己的墓地。上古时期人类的创造,风化的风化,烧毁的烧毁,到了现在只有墓穴中人俑器物壁画镌刻还保存完好,供后人瞻仰。便也在此地为自己建一座小墓葬,在最后刻下我的名字,标志着这个世界到我为止的历史的完成。
----------------------
嗯,真的是很久没有写东西了……一下还写不出来,花10分钟练练手写蛋疼文章……
标题《寒冰记》,是为“流水账”的寒冬版本。

2010/11/15

213.帐水流

做完最后一个weekly project让心情开始无可挽回地懒散。周五基本出来了studio final project的大致构想跟arch history final paper的主题,然后就放任自己看了两天的闲书。《礼仪中的美术》跟《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都看得激动无比,摸到了巫鸿的套路,还是看书的时光最快乐。大家的请假导致取消了一次a cappella排练,中文的tutoring被postpone,一个英文跟物理的tutoring推掉了,然后不想去studio,尽管明天要交sketch model。竟然还看了三部电影。
伴随心理疲软而来的是许多的事情,不说下周要交的模型与建筑史课纸的初稿,下周还要找两个教授关于交换的事情。压力其实没有变小,但心里就是充满了放假的心情。周三做完review的那一天大概是整个学期最快乐的一天,跟人吃了饭不说还发现自己有时间有心情去看一场学生自己排演的Rent,听到很多经典的歌感觉很好。周五晚上听了一晚上昆曲,平日里听Donald kagan讲古希腊城邦的录音,心情好的时候总是没有听歌的欲望的。
上周日晚上跟人在长城聊了两个小时的天,感觉到有什么东西复苏了,这周日晚上又在basil畅快地聊了聊,大概是本学期仅有的两次愉快的聊天,不antisocial的时刻。无视压力的时光很快乐。
就到了无比纠结的时刻了。今天跟人说了好几次“人生苦短”,为什么不多花点时间做喜欢的事呢。突然觉得自己回到了大一那样写没头没脑的欢乐流水账的时光了。做人不能怨妇。
再多熬几个夜,感恩节就要到了。
拼吧,不知道为了什么。

2010/11/06

212.落笔即是错

并没有写东西的心情,迅速吐槽。
每周到了周四就下雨。
最近接了同时进行的第四个tutoring job,教高中物理,现在所有工作每周入账200多块吧。
建筑partner project进行到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了。之后只有final project了,希望马上结束。希望感恩节赶快来。很多时候很想写一篇studio跟arch history的总结,总也没有心情。
最近每周都要抽空啃一本三四百页以上的厚书。学期开始的《西方现代思想史》,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葛兆光的《中国思想史》和巫鸿《礼仪中的美术》各啃了一半,《中国绘画三千年》,这周要解决中国建筑最经典的一本《华夏意匠》再争取开始巫鸿《武梁祠》。
大家的感情状况变化得也很有趣,是那种可以稍微笑一笑的有趣。有女朋友的,没有女朋友的。呵呵。
世界上果然什么样的人都有。
不过真能看这么开么。
居然对自己觉得不可思议起来了。
跟张J学姐的谈话大概是很久以来最振奋人心的一次谈话。studio课的作品也时好时坏。
但每天还能有一个人对着电脑吃豆瓣酱炒的五花肉和土豆青菜的时光,生活也就如此。
今天骑着车出门,在路上突然有2米的路程,似乎闻到了家那边路边的午夜烧烤的味道,把韭菜和鱿鱼架在铁板上,散发出油腻的香味。
并没有觉得自己远离家乡。
一直离自己的心很近呢。

其实,再怎么冷静,其实是个想太多的人。
之前的话,是为继续活下去的勇气。

2010/10/10

211.十月

[做饭]
九月开始,正式一个人买菜做饭。
我曾经在六月烧了一个月的菜,只是那时刚刚开始掌厨,每天都是蜜月期,尝试新菜好菜,听过名字没做过的菜,屋子里住着几个朋友,以他们的积极回馈欣然自得。
现在也经常或者请人过来,或更多地是被人要求上门吃饭。一点一点积累的所谓拿手菜,实际上每一道也就几个同学分享过。开学第三周请大家过来吃饭时,跟钟灵Yilun与三个小新生奉献了12道菜,一道一道端出去给大家,一道一道地被清扫一空。麻婆豆腐、辣椒炒肉、水煮肉片,都是所谓拿手的好菜。只是每次为大家做饭之后,一个人从厨房穿过长长的客厅到达饭桌前,面对着所剩无几的菜肴问大家借位置坐下来时,在所有人觥筹交错的聊天声中,会突然发现自己已经被油烟气熏饱了。于是匆匆几口饭下去,常常自己跟大家的作品,心想果然也就这样吧。然后听着大家聊天,心想食物什么的,果然还是下下饭下下谈资下下八卦而已啊。
剁椒鱼头水煮鱼片土豆烧牛肉这类麻烦的菜,自己尝试过一遍,最多叫人来吃一回以后,是再也不会弄了的。每次在香港超市,翻来覆去带回家的也不过是那一类好切好撕的菜。包菜扯着叶子撕碎冲冲,便可丢入锅里,加点剁辣椒,汤汤水水可以炒出一盘生脆。韭菜抓一把冲冲剁剁,打个鸡蛋便可成餸。白菜撕碎,豆腐切开,放到锅里煮着,再丢进去几个从国内带过来的香菇干泡开,白菜中竟然可以吃出纯郁的牛奶味道。或者一把豆芽,甚至一片鸡胸切丁,或是从冰箱冷冻层中拿出冻好的从家里带过来的香肠或腊肉,拿水泡一泡,混着随便一种蔬菜炒炒,全都是零零散散,直接下锅热了就好。最费时的过程,反而成了剥蒜切葱姜的过程。以前最喜欢吃的花菜土豆丝什么的,无非因为切起来太过麻烦,索性不再念想。
以至于重读周嘉宁那篇《一个人住的第三年》时,仿佛又看出很多眼眶里的泪光。
一个人做饭的时候,就不用那口大锅了,常常也不用锅铲,拿不锈钢筷子在年事已高的底部已经突起的平底锅里翻来翻去。熄火后为避免刷盘子,拿着锅碗筷走到客厅,打开电脑坐在地上,对着一小锅某种蔬菜与某种肉的配搭,开始刨饭。
其实也没有如描写般这么激动。所有的知觉都开始复苏。嘴巴开始剥离自己一切多余的功能,发声吐痰亲吻KJ,只剩下作为分成一块一块的食物的奈何桥时,舌头才跃跃欲试地发动所有的味蕾。顶多是恰逢最近连歌都不想听,耳朵里也许回荡着弥漫整间屋子的残余的烟火气。不锈钢筷子的特殊触感与一口干硬淡雅的米饭,恰好搭配下一口或者酱油或者豆豉或者盐巴放得过多而味道太重的青菜肉片。
波洛洛说得太对的一点是,一个人吃饭的时候,时间就被无限地拉长了。
在物理时间中,却是吃得要快一些的。一个人吃的时候,可以无所顾忌地在狼吞虎咽的最后拿起锅对着嘴赶剩下的最后两片肉,喝一口菜汤,然后面对着一锅剩下的烧糊了的干辣椒和蒜,胃部这才恢复知觉,告诉你今天的菜又做多了,它早已经不堪重负。
然后依次腿部说它已经坐麻了。耳朵说突然听见了窗外秋风敲打窗子的声音,其实房间里安静得很。抬起头眼睛突然说它看到东西了,三面窗子,一点夕阳。你双手撑地坐着,大概要再冥想两分钟,大脑才意识到要看看时间。
然后再坐一会,大脑犹如刚刚被叫醒的人渴盼重新闭上眼睛来一觉一般,回到那放空的弥留状态,再多温存一番。
之后才回到正常的时间,拿起锅碗去厨房刷洗。盘子筷子勺子菜板菜刀锅,依次放回原位。

[记忆]
九月二十号那天,本来都没有想起,突然被提醒到,竟然主动去找ys要喝酒。大概是人生第一次主动也是第一次喝醉吧,夜里三点倒头,早晨六点起床去赶模型。最后终于没有做完。
没有什么好想起的,没有什么好逃避的,也没有什么好评价回首的,纯粹纪念。与其说纪念一个晚上不如说是纪念一整年。这一年里发生了太多的事情,酿一瓶纯粹的记忆的酒或许是封印的最好办法。整个人仿佛都变得莽撞,犯了一直后悔的错,拿着一般的成绩,丢车被骗切到手。却所幸还好好生活着,CUSY欢迎你啊,专业啊,法国啊,却似乎让一切都又变得不那么坏。
想多说些什么,却又说不出来。也罢,一些心思,终究还是藏住最好。多数时候,记忆清清楚楚,却只是耐人寻味而已。

[来来去去]
纵观CUSY几年来的八卦史,确确凿凿每年春天都是身边人开始配对的时候,而秋天则无疑是各种黑色异色事件的契机。春天的几对甜蜜结束后,一个暑假以降,有人分手有人纠缠有人开始寂寞有人渴盼而不得有人开始寻找下一个目标。的确是曾经看好过的几对情侣,竟然也都败在现实的面前,留下来的一些对,竟然都是自己不看好的一些。
只记起白蛇传中缠缠绵绵离离合合,最终双双成仙。桃花扇中侯方域与李香君最终还不是国破家亡,被点拨后双双出家。结果是听见身边人多多少少对爱情失望的声音,反而心中会有一丝邪恶的快感。我反省。
最近坐在屋里,常常还是有八卦送上门来,然CUSY八卦的黄金时间早已过去,人物风流不再。新生们对老故事倒是非常渴盼,不过我肚子里的,无非是一些他们半生不熟的名字,道来以后,定会索然无味。
感情这种事啊,终觉食之无味。青春总会凋谢,年华总会逝去,激情总会燃尽,只有记忆与孤独永恒。
还是喝茶去。

[生活]
生活被简化为三条平行的线。Studio课每周一次的设计作业,导致每周三的下午,都会拖着一整个疲惫的身体,在与人世间隔绝了两三天之后,到公共食堂去见大家。竟然整个人恍若隔世,说不出话来。日语课卡哇伊的教授,竟然变成了整个人唯一的精神动力。不走神的50分钟,竟然是每天最快乐的时刻。建筑史课每周一篇的读后感,也是胡编乱造竟然还被TA喜欢。
为了弥补每周模型一百刀左右的亏空与二度被偷车的惨烈,这个学期接了三个tutoring job。一个来自马来西亚的华人后代,希望自己在美国出生的女儿早日开始学习中文。一对在纽黑文郊区开日本餐馆的福州夫妇,他们的侄女被送来美国委托照看,同时要从零开始学英文,夫妇俩在美国的六岁女儿,也需要一些英文补习。福州夫妇带我一起跟他们家调皮的六岁女儿和四岁儿子玩闹吃饭,有时候还请我去店里吃寿司。家里都不容易,都不好意思要高价,也答应免费每周几次骑车很远去给她们上课,只是为了能够离开纽黑文这个压力的地方。
但说到底,能感觉生活与两年前或一年前有什么不同。从混乱到坚定,复杂到简单,摇摆到执着,浮躁到安稳,开始扎根于一些东西。相信孤独,也因为身边的朋友开始相信孤独而感到温暖。相信理性与美,不相信人类与社会。
变成了一个诺斯底主义者,相信无限的知识。相信书本和故事能带给人温暖。
一个人吃饭的时候,吃咸吃淡吃多吃少都没关系,做坏了也可以直接倒进垃圾桶。一个人做饭做模型的时候,都是要将材料握在手中,然后有节奏地重复切出单位来,然后再构思材料大小特性,进行有顺序的建构。再也不像上个学期一般无端emo,再也找不到伤心的歌听,只是竟然常常下意识地哼起苏打绿那首《背着你》,背着你读书,背着你写字……
只是总是无意识地哼成,一个人读书,一个人写字。
一个人买菜做饭吃饭,一个人在建筑楼里电梯上下搬运材料工具模型,一个人走在美术馆商店食堂教室,一个人窝在房间读书,一个人骑车去很远的地方,也一个人读大家写的美丽的字。
不光星空可以是一个人的,整个世界都是一个人的。你去看尼采的那副独立顶峰一览众山的画儿,就觉得那个人的眼界一定超越了画框。

[后记]
总算憋出一堆字来了我圆满了……

2010/09/11

210.random记

其实在最好的时间里,都是插着耳机,不知该听些什么。
生活总是裹挟着一股强大的气流席卷而来,吹得人睁不开眼睛。视线模糊的同时,耳朵里也是嗡嗡嗡嗡不知今世何世。暑假的陌静心理居然也被开学的满怀希望所代替了。只不过总是一个人在什么什么,蜷缩在自己的蟹壳里不肯出来,也被人批评成“过去了之后会后悔”的时间吧。
这样的时间里,充满着许多温暖的东西。古代埃及的人崇拜多精神论,沙、咔、和嗒是他们的三种精神象征,他们构成的西方建筑基本充满了对于死亡的崇拜。在现代人眼中,建筑是为人的“生活”而存在的,而埃及人的死亡建筑,为的同样是更加伟大的“死后生活”。维伦多夫的维纳斯,崇拜生殖、多产的代表,在艺术史与建筑史课同时被提到,与埃及向死的精神形成鲜明对比。文森特·斯库利教授将孕育围绕迈锡尼希腊文化的两座大山形容成女性打开的双腿,令人不得不惊叹。西方思想的精髓中总离不开对于人的思考,生理与精神的辩证,生存与死亡的不同特征,男性与女性的暗示含义,夹杂关于人的感觉、回忆、时间、行走、运动之中微微露出痕迹的意识流动,总归是一个有趣的主题。
设计课重读柯林·罗的透明性,仍然觉得要花很大功夫才能够理解所谓字面透明性与现象透明性的关系。下午教授重新带大家过卢斯的Steiner House,柯布西耶的Villa Savoye跟密斯的Germain Pavilion,越来越觉得不仅是对于纪念性与伟大的崇拜,就连对于伟大理论以及建筑标杆的崇拜,也无不透露出令人喘不过气来的强烈英雄主义气息。人在神龛前下跪,低头,然后获得心灵的满足。
此时回望中国体系的审美思想,就真的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家园感。莺飞草长,鸟语花香。西方人保留的不断内部进行自我更生的传统,强调意志与身体的人本的思想系统,让人敬畏却不敢完全接受。回望东亚的时候,看到的是一个苍老的民族如何花费了几千年的时间试图在外部修正自己适应时代以保持其内部的原始性。我不了解日本韩国印度东南亚,但是中国已经成功地将一套来自原始社会的思想文化体系成功地维持到了至少民国的时代,并且在表象上保持了变化的传统,每一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特征。崇拜自然,崇拜泛灵,注重直觉,反对机械。很多时候,身边的人所讨论的艺术与建筑都还完全停留在形式甚至风格的层次。而每一次看到书法与建筑的结构,都是用线条而非几何的面、块支撑起整个构架时,想到一幅画卷在观看者的手中慢慢打开,构成一种跟随视觉运动而形成的时间叙事时,想到中国人是如何可以从并不最“现代化”的生活中获取最至高无上的幸福时,竟会突然折服在这一个文明的脆弱与坚强中。最原始的农耕社会结构决定了中国人本质上自给自足,同时追求个人修养与兼济天下的生活信仰。对这种原始方式的异化的拒绝,延续了中国人生活中几千年来的原生态信念。当有人在批评中国人不追求绝对的真理与永恒的沉寂时,他们也许的确不会选择把“偷得浮生半日闲”作为生活中最高的目标,同样也不会发现中国人在对世事无常的理解中,仍然胼手胝足的生命中,是如何地热爱生活了。
人们讨论生活,讨论爱好。但是有多少人在看过风景变幻之后才能发现,对于某种风格或者视觉形式的迷恋终究是一种太过于直觉的生活选择,在审美中看穿体系,爱学科而不爱学派竟才是去伪存真的赤诚。在更多的时候,看着大家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好好活着,觉得只有低头微笑,而并不好评价什么。今晚开始写东西其实只是纪念去年同样的时候,在CUSY的新生initiation的建筑学院楼顶的晚上过去一年之后,竟然在同样的时刻感觉喉咙发热无话可说。絮絮叨叨这么多,其实没有打中要点。但无论如何尽管自己语言再乱,思路再茫然,心中知道自己活得孤胆且美好。寂寞的人也许可以互相给予短暂的安慰,而选择孤独的人永远只能依着心灵相通这种原始的方式彼此依靠。
纪念一年,这一年里长大太多。相比起去年,心灵变得强大的过程,其实是永无止境的。
没有谁一直在身边,不过仍然选择孤独,就要勇敢地爱每一位萍水相逢的过客。大一结束的时候曾经感慨与大家都没有达成真正的了解与认识,大二之时开始以作品而不是人出现在大家眼里,而今天的我,相比一年之前,并不觉得awkward了。没有做freshmen chair之后,觉得跟新生之间有一种先天的隔阂,也只能慨叹并走下天台回到studio忙手下的活。也许是因为看到了年轻的“陌生人”才真正慨叹自己的老去,或者反之。其实愿意深深抓住最原始的情感,不惜代价地抵抗现实将心里的一些东西破坏。有时候,愿意做一个没有明天的人,才能不忘却自己最为美丽的过去,又仍然在回望与观望中,拖着脚步与希望向前。
其实我希望新生们要做的,不过是过一种喜欢的生活。孤独的人是可耻的,我愿意选择这样狗血下去。
生活像一锅水煮肉片,热腾腾地去吃吧。
btw,今夜的你,仍然非常美丽。

2010/09/04

209.嗜睡的日子

A
一个人泡在电脑前的夜里,果然无法清醒。
在7楼的时候,宽阔低矮的studio里,每一张桌子,每一盏灯,每一张木板,每一页纸,每一支笔,每一把尺,都静静地躺在周五的窗里边。而走出栋楼的时候,回到地面灯火,远处的party house人流攒动,所有人的话语化作音波之实在,填充了物质所没有能填充的空间。这样单纯的物质,反而奏出了更多的喧嚣。
爱因斯坦在物质和能量之间划上了一个等号。大概不久的将来,“能量建筑”会成为下一个趋势吧。康的宽阔的日光空间,伊东丰雄流动的光电效应,以不同的方式,用无形的东西将有轮廓的空间填充。这样想来,妹岛重层玻璃的绝对透明空间,反而没有了那样充盈的压倒性。

B
新生看起来都挺乖的,印象很好。回想起去年开学大家都在偷偷摸摸八卦一些光怪陆离的东西,不过也只是一年之前而已。
这两天各地的朋友们看来都挺寂寞的,一定是因为学业的压力还没有来。有几位同学先后抓紧时间用来找在下虚度,两人之间叹气、抱怨、讪笑、打趣、讥讽、自嘲、打听、犯困,最后终于“唉,走吧”“好吧,我挂了”“我去睡觉了,拜拜”“吃饭去了”作结,一通电话或者一次晚餐便如是作结。大家都说紧特别无聊的琐事,仿似人人都得罗伯-格里耶真传,谁谁谁在哪儿呢,谁谁谁怎么样了,我今天去哪儿哪儿走了一趟啊,现在正等那谁呢,没什么事儿干,今天中午跟谁谁谁吃了个饭,今天下午去帮某某买了东西。生命的溪流一般的连续性就这么被切割成生活断裂的碎片,带着一个一个名字标签,中间被一根叫作孤独寂寞的线连在一起,变成一盏孤吟的风铃。

C
这个学期有三门想听的课。19世纪法国绘画,从新古典的理性主义到对立统一的浪漫与现实主义,与之后看似不连贯的印象派的横空出世以及后印象派的现代性群像的出现,其实都在历史中有自己的前因后果,在巴黎的一个夏天,尽管无知却学到了一件事情,那便是对于历史脉络的尊敬。我这种人无力向学,只要看看每个年代的画家跟画儿们都在自己的时代努力挣扎定义当下,我就有了一种偷笑的快感了。
艺术史导论:古典与中世纪。还有印度艺术:古典到17世纪。想听这两门课纯粹是因为这两门是非常调查的调查课。建筑史课听起来很有意思,教授案例研究的方法似乎意在打破导论课强调整体规律轻视特殊性的陈规,而同时他也批评风格一词的误导而强调文化的交融。又一个文丘里教徒,笑。

D
去年在故宫两个月没有想到的是,今年暑假回国后的时间,基本都花在了扫盲中国美术上。从美术通史一路读来,最后读到巫鸿的几本书,实在是心生快意。能将美国死板的学术研究文章与中国内容的传统叙事结合得如此美妙,读来满腹生香啊。
记得在长沙的最后一天,去湖南省博物馆的时候,在历代书画厅中遇见的抱着六岁女儿的妈妈,指着石涛的破山水,王翚的岩间草屋,金农的孤佛给她讲芭蕉叶,山涧雪,同侍女煮的青梅酒。走到朱耷面前,妈妈说,这位画家啊,叫八大山人,是妈妈最喜欢的画家!女儿明显不解为什么画面里的鸟被画得如此歪曲尖锐。她短暂地停止了一直在诱导女儿观察绘画的嘴,短暂地看了几秒钟,便又抱起宝宝,说:
“走,宝贝,我们去看下一幅画!”

E
昨天又去了YUAG,大概那里是我在榆树城散心的地方。馆藏没有大换,去亚洲馆倒真多看出了不少味道。只可惜本学期课业令人忧,不然那天在耶鲁图书馆找到巫鸿《礼仪中的美术》等书,皆愿拜读。

F
最近每天到了晚饭后就犯困。买了所有调料以后,又发现其实没什么时间可以做。辣椒啊包菜啊或者白菜啊,炒个肉加碗白菜汤,就一个小时了。但做菜仍然是不多的可以放空的时候。吃完辣椒炒肉,抹完嘴上的油,去RDH上课的时候都会想象,这栋楼的混凝土与隔壁LORIA大楼的墙面,还有钢筋,是如何被放在同一个锅里捧烹调,让味道互相渗透进去的。
站在YUAG的画儿前面,就觉得,那个小女孩,她总有一天会看懂朱耷的。

G
住大家新学期愉快=)

2010/08/08

208.[略认真]家乡论

A
“叔叔好。”“阿姨好。”
“啊,对,我是岳阳的,但是我在长沙上高中。”
“其实我也不住在岳阳市,我住在一个很难说的地方。”
“呵呵。”

B
我出生在长炼。长炼原先的全称是长岭炼油化工总厂,现在的全称是长岭炼油化工总公司,是毛主席想要在家乡湖南建一座炼油厂时,为了避免潜在的战争威胁而特地选址在岳阳市郊一偏僻地,长岭,而平地建起的一座共产主义工厂集体。
这个叫做长炼的地方,在我出生的那一年,有五个住宅小区,分别叫:四化村、幸福村、朝阳村、桥西村与南山村,外加一个叫做集美村的单身公寓。有一堆工厂:催化剂厂,机械厂,炼油厂……有一个工程处,一个设计院(我的爸爸在那里上班,后来企业改制,设计院变成了岳阳XX设计有限公司)。妈妈上班的机械厂,后来也改了名叫某TD公司。有一座长岭宾馆,一个长岭幼儿园,一个长炼小学,一个长炼中学,一座长岭医院,一座殡仪馆。一座邮政储蓄所,一个两层楼的长岭商场。一个叫八字门的农贸集散地,外面是“老民”(农民)的地盘。一座科技馆,一个长岭之声电视台(那里是市中心最高的塔,我们在很多地方都常常抬头看钟楼的时间)。电视台每天上午播电视连续剧的VCD,中午重播长岭新闻,下午休息,晚上转播新闻联播完后,播放今天的长岭新闻。一个报社,相邻而建的一个图书馆(妈妈在那里借各种各样的武侠、奇幻小说),一座电影院,一座文化宫,和一座体育馆。一座游泳馆,一个带有游乐设施的山顶公园,和一个围人工湖而建的水上公园。
从全国各地的相关部门,调来了许许多多的工人,他们40多年前在这里,开始了一个崭新的集体生活。
这个在湖南省岳阳市郊50分钟汽车车程的地方,我们形容在这个地方,就说在“厂里”。厂里没有多少岳阳本地人,就连长沙人都比岳阳人多。厂里最多的是兰州炼油厂来的人,他们都说带着兰州口音的普通话,但是我从来说不清楚什么是兰州口音。湖南人吃米粉不吃面。但是在“厂里”,兰州拉面馆比米粉馆多。其次是北方人,东北人,河南人(洛阳炼油厂)什么的,每天早上长炼饮食中心的人员会在几个大的“村”门口叫卖豆腐脑和豆浆。各地来的人,在这里说着带自家口音的普通话。而在周边环境及湖南地方电视台的方言节目影响下,我们这一代,讲的是长炼特色的普通话,湖南(长沙+岳阳)口音中夹杂着一些比如说东北话或北方话里所特有的说法。
我的公公婆婆(重庆话,外公外婆),年轻时离开重庆的乡村,去东北的炼油厂里工作。妈妈在东北出生,在小学之前跟随公公婆婆被调到了湖南,来到了厂里。公公会做川菜样式的鱼,据我妈说,做东北的千层饼也是一绝,只是我出生后,他再也没做过。婆婆会做不知道是哪里的家常菜,会做任何种类的面食,自己做包子饺子馄饨馒头花卷面饼合子,自己腌四川泡菜,自己擀面条。湖南人吃米饭米粉,但我从小吃面食面条,且口味忌辣。公公听京剧豫剧和相声,小时候我跟他一起听李金斗跟陈涌泉,看重庆电视台拍的方言电视剧,看西游记跟三国演义的电视剧,但是我受不了他听京剧,而他一见我看日本动画片就皱眉。妈妈会做很多菜,但是没有婆婆会做面点,后来她的口音慢慢地湖南化了,同样还有她的菜的味道。
公公婆婆说着一口重庆话为主,交杂着东北口音、普通话以及长炼口音,他们的老家“涪陵”,在我的耳中和我的印象里,便一直音同“福临”。妈妈现在说着一口东北口音混和着湖南口音的话。爸爸是从留着最老的老湘语的湖南中部的涟源大山里考到长沙,读了中南大学之后,分配到长炼的。他在集美村住过一段时间,当年的几个室友,现在稀疏有联系,见面还要在我跟我妈(或者我外婆)面前吹一吹当年他们同室的潇洒时光。他讲着带有湘中口音的普通话。我的爷爷奶奶,与我的叔叔,我的堂姐堂弟,仍然在那座大山里种着田,养着猪和鸡。我每一两年一次跟爸爸回那个湖南最穷的市的山里去看他们。爷爷奶奶都健硕,关心我的方式是用我基本听不懂的涟源话与我嘘寒问暖或者简单地在饭桌上给我夹肉。大学录取后回家的那一次,爷爷奶奶家杀了两头猪,请了全村的人客。一个会说带着口音的普通话的本地中年男子走到站在房子外面的空地上的我面前,问了我半天想要学什么之后,隐晦地说,学工程吧,因为中央领导人都是学工程的。“到时候,政策上照顾一下家乡嘛。”他指指脚下的土地。
对于那座山里的所有人,包括我的爷爷奶奶叔叔姑姑堂姐堂弟,我只能每次抿起嘴唇,微笑着“嗯”“嗯”几声。
家里真正算得上有联系的,是两家重庆人。“大舅”跟“舅妈”,与我们家里的人都不同姓,不知是不是我妈同辈的远亲。小时候我有时候去他们家玩,他们就用重庆的火锅底料让我的嘴巴全部麻掉。他们的女儿,被我叫做“戎戎大姐”的,初中的我参加过她的婚礼,后来也听说了她的离婚。现在女儿已经挺大了。大舅跟舅妈说的跟外公外婆一样的口音,戎戎大姐跟我妈说一样的口音,她的女儿,在长炼出生,跟离开长炼之前的我,说得是一样的长炼口音普通话。
“大姐”跟“哥哥”(实际上是姐夫),重庆人,卖酱板鸭与卤味,跟我们家常来往,很早就搬到了岳阳市区。每年过年都会来我们家串门,家里会做一整桌菜。他们的女儿只比我小几岁,在岳阳长大,她说的话是岳阳话。

C
十岁左右,“厂里”在岳阳市新修了一个住宅小区,每日发几趟通勤车往返“市区”跟“厂里”。像厂里无数家庭为退休的老人做的一样,爸妈为把我从小带大的公公婆婆在那边买了一套房子,从此他们在一个更加宽敞的家过上真正的“城市生活”了。婆婆最喜欢的事情,是从岳阳市的最东边,走路到市中心或者搭乘大型超市的购物专车,去市中心买便宜菜。
小学四、五、六年级,我出于兴趣,上了一个在长炼设有分部的英语培训班。初中以后,家里一致决定我每周末去培训学校的岳阳市总部上课,住在外公外婆家。小时候就没事往外公外婆家跑的我,重新开始频繁光顾他们的新房间。
一起上课的是岳阳的同学,他们全部讲岳阳方言,被湖南的乡土文化浸淫,吃岳阳特色的烧烤,麻辣烫。在我面前,他们讲带有岳阳口音的普通话。这时我才发现,身为岳阳人,我的口音与其说是岳阳口音,不如说更靠近长沙口音,因为我对湖南口音的吸收,基本来自址在长沙的湖南地方电视台所播出的长沙方言节目,以及长炼的同学里,长沙人家里的小孩。并且,我对岳阳话一无所知。
15岁,我到长沙上高中。我们的班里有来自湖南各地的学生,大家本身有着各种各样的口音,但是慢慢地,就像长沙口音的普通话靠近了。湖南口音的普通话,经过长沙的湖南地方台在整个省内的传播,在所有的湖南人口中,有了一个名字,叫做“塑料普通话”。大家一般讲塑普,偶尔讲长沙话。而我是在离开长沙之后,才慢慢能够开始自觉地对长沙人说长沙话装本地人的。而岳阳话,我从来也没有太学会过。我在岳阳参加的英语学校的校长,是北方来的,他在岳阳出生的儿子,比我大一岁,已经成为了彻底的岳阳人。

D乐。
第一次一个人(不跟爸妈不跟团)出湖南,去上海参加夏令营,所遇到的第一个人,跟他聊天,努力使用标准普通话,说我是湖南来的,他惊呼:“唉,你湖南人为什么说的是普通话啊”。
后来大一开始听粤语歌,也因为粤语跟湘语的某些发音及用字相似(语调则完全不同),在
慢慢开始以学口音装本地人为有意的联系下,轻易地能达到基本听懂的程度。西南官话(特别是重庆话),因为亲切,北京话,台湾国语,东北话与中原口音(河南、山西、陕西之类的混杂吧),因为与普通话相近,上面这几种方言,平时在电视中看到,都能时不时丢出几句练好的台词,以及模仿出方言的口音来。
第一次一个人在北京这样一个城市,开始自己明显地觉察,“有南方口音”,改不掉了。不过还是在外以隐藏自己身份为乐。在美国,有一部分人会说我的口音“不像经常听到的中国口音,而像是美国可能是纽约或者哪里的口音”,这里要感谢我初中的那位来自纽约的口语外教。在法国,明知自己法语烂,但还是会在跟商店店员讲法语,而对方用了法语而不是主动改英语回复,而心生强烈的自我安慰。

E
来到成都,一个想了好几年的地方。我跟公公婆婆在七岁前年年暑假回涪陵,每次我还能带一口重庆话回长炼,然后在一个月之内变回塑料普通话,而七岁之后,我们都再没回过重庆。出国的同学里,四川这边的基本都是成都的,关系都自然的好。再者我也想陪家人一起旅游一次,给他们给自己一点心理上的安慰。
电视上的“四川话”,基本相比成都话,远远近似重庆口音,习惯了婆婆说话的我,在成都的装本地人计划陷入了僵局。成都话与重庆话的差别之大使得这件事情比我想象中难许多。即便如此,我能很轻易地让许多成都人相信我是四川人。几天之内,我的说话思考模式里,已经装得满满的都是“啥子”“嘛”“哇”之类的词,以及开始说成都普通话了。而正在我奋力挣扎的第四天,与在美国大使馆碰到的几个签证的标准的重庆人的交谈,让我突然觉得,自己想象中对四川话的掌握,其实居然已经成为了半个成都半个重庆的二不像。
当然我是常常默读指导打字的人,写法语作文时会因为脑袋里念手指尖打所以打出许多同音的错误词汇。跟人聊天的时候,会带着口音的读音打出字来。当晚上网时,正跟长沙的老友遇到,又碰到两年多没联系的岳阳同学出来搭讪,加上自己一脑袋的四川语调跟成都读音,各种口音突然在我脑袋里迸发了灾难性的问题……
还好在白天在班上讲英语的时候,没有受到什么大的影响。
那天晚上,离开巴黎后的7天整,熬夜看了一部法国电影,听到久违的其实只学了一年而已的法语,不由心生亲切。

F
是一个没有家乡话的人。
在美国,在法国的时候,我的家乡是中国,或者中国湖南。
对于其他中国人,我的家乡是湖南。有时候我是长沙人,有时候我是岳阳人。
对于长沙人,我的家乡无疑是岳阳。
对岳阳人来说,我的家乡无疑是长炼。
在长炼,人们说着兰州口音,东北口音,长沙口音,重庆口音,岳阳口音。在厂里,这里不是一个村庄,不是一个镇,不是一个城市,这里仅仅是“厂里”。
我在长沙慢慢学会了吃辣,开始吃湖南菜,吃米饭米粉吃臭豆腐吃口味虾,慢慢学会讲长沙话,出了湖南才能说我是个湖南人。我可以在美国说英语,法国说法语,长沙说长沙话,对四川人说四川话,我听得懂岳阳话和广东话,会学东北北京还有其他北方口音,还会几句上海话闽南话跟日语。可是我是一个没有方言的人。普通话?这门20世纪改造出的语言不是任何人的母语。
那么你到底是哪里人?
现在回望起来,仿佛在走出中国以前,我就已经亲身经历过了一场全球化式的身份认同危机了笑。

2010/07/28

207.贝壳

A
亲爱的,我想我就要回去了。

B
从莫奈-马蒙丹美术馆走出来的那一刻,面对巴黎浓云欲雨的天,突然有了一种明朗的感觉。戴高乐机场回程航班之前的4天,从纽黑文到巴黎的着陆之后的21天,一个任务的结束,一次RPG的通关动画。也许是波洛克握着画笔的手臂无数次挥动之后,长吐一口气,决定作画停止,让画布与颜料成为一幅画的那一刻。是我本次巴黎行的结束。
昨天第四次去卢浮。本来对照导引图分区规划好每次攻克哪一个世纪的弗兰德法国还是意大利,绘画还是雕塑。在那么多游客与逼真的古典主义雕塑之间,突然就感觉疲劳了,仿佛前三周每天六小时的不知疲倦的暴走所累积的劳顿,一下就在一个压抑的环境爆发出来。
像我对你说过的,巴黎是一个太老的城市。她从罗马时期连续不断累积下来的古迹、教堂、传奇、历史长过古老的中国任何一个城市。这是多么可怕的跨越多少代的一笔财产,辉煌眩目,沉重得令人屏息。
一定不仅是身体的缘故。

C
不得不说在巴黎的这几周补上了一直欠缺的许多基本知识。历史的,地理的,思想史的,艺术史的,建筑史的……维基在这个时候突然有了完整的价值。在美术馆、博物馆、宫殿、教堂里认出某段历史某个人就像在街上有预谋地偶遇暗恋的女孩。如果说在巴黎的前两周还是在努力尝试理解这个城市的品格与风姿,以及某个艺术品,某栋楼背后隐隐发光的时代、创作者与他的思想,后来所看到的东西,就带有一种概论式的时间感了。不得不推荐所去的几个博物馆。
两赴蓬皮杜中心,仍是没能看完后印象派之后纷乱的思潮,现代派的艺术,在脱离了中世纪的壁画气,文艺复兴的立体感,经历了古典主义一直到印象派的漫漫平面过程之后,又一次在精神上与建筑的发展紧密捆绑在一起。
位于夏悠宫的建筑与古迹博物馆,从中世纪的起端,一直讲述到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法国中世纪最伟大的建筑,都不在巴黎。于是法国各地罗曼与哥特式的教堂大门、拱、浮雕、柱头、壁画都被悉数复刻到了大厅或者小房间里。中世纪城堡平面的几何设计思想,被做成动画阐释得淋漓尽致。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及各种前现代建筑的剖面模型,配以深入浅出的结构模型,让人不免感叹,在这里,小孩子已经可以通过玩积木来领会我们才刚刚学到并奉为圭臬的西方建筑思想的精华了。现代建筑方面,则又是一本立体的建筑史书,上个月啃下来的Frampton的现代建筑一下又被点醒。站在一整个长廊大大小小的模型前面,突然就萌发出了古人一般思古的幽情。
军火亭,全名巴黎大都会城市与建筑展览及资料信息中心。最新的一层展览是巴黎从罗马时代到今天第五共和的发展史。第三周的末尾,看着每一个朝代展区的电视机里,幻灯片播放着当时所留下的建筑,有几个才刚刚去过,有许多还没有看过。从一个城市中走过长长的岁月,所谓建筑,的确是人在这个世界的空间化的足迹。
此外,仍推荐地区性、断代性的小巧但自成一体的博物馆。我去过的如蒙马特博物馆,只有在那里才能景仰巴黎公社的壮烈,以及高地一百多年来独领风骚的歌舞文化名利场。如同兰斯的雷米历史博物馆,讲述了从原始到中世纪早期,兰斯是一个比巴黎还要大的城市时,凯尔特人、罗马人、哥特人、法兰克人相继在这里留下的带着原始粗糙气息的遗迹。
卢浮宫、奥塞、蓬皮杜拼起了一道不间断的欧洲艺术史最精华部分的长廊。零星的教堂、城堡、宫殿、历史博物馆让我常常觉得你还能在哪里找到一个如此通透,能完整讲述一整部艺术史的城市?曾经在故宫武英殿见过零星的唐宋书画,此外在其它任何博物馆都只能见到两三明清画作,已然圆润成熟,再无晋之稚嫩,唐之典雅、宋之微致、元之奔放,诸如此类纯粹的表达,如此不完整的中国美术史,也必定只能给人对中国艺术片面化的印象。

D
可是终于还是头脑不堪重负了。
在一个个教堂内,石头的质感、拱的形状,彩窗的纹样,祭坛的样式,都给了人一种历史太过真实的感觉。一次次的抬头仔细端详,如同一次次在画作前雕塑前驻步,一次次看不同角度不同阴晴不同天气的睡莲,如同在军火亭翻完一整本巴黎楼房建筑大全,如同在地图上画满圆圈。我知道世界很大,海洋很辽阔,可是我一路踏着脚印走来,我的口袋今天只能装下这么多贝壳。我的视野,装不下一整片天空的云彩。
可是亲爱的,我给你带来了这么多贝壳。你可以从里面挑一片最漂亮的,好吗?

2010/07/18

206.生命变成生活的理由

A
在巴黎的时间刚好过去一半。本文本质为流水账。

B
我想以我自己觉得最准确的一个定义开头:巴黎是一个做梦的城市。
两周以来,对于巴黎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7月8日午夜从法国喜剧院看完费加罗的婚礼出来之后,走在右岸衬着惨黄灯光的路上。街的另一边,巨幅的广告牌上用鲜艳的粉红色勾勒着埃菲尔铁塔以及一对拥吻情侣的剪影,以带着卷的字体写着:Paris d'Amour。
街的这一边,所谓购物街的Rivoli街长长的廊下的商店已经全部关闭。一家装点黑白高雅家具,空无一人的展厅还亮着灯的店门口,铁门之外,一个流浪汉背着来往车辆的嘈杂与明亮的路灯光,睡在自己的地铺上。
100704巴黎印象1

C
这个国家并不像美国一样,年轻而充满希望。在纽约的高楼林立间,再怎么了解它的故事与过去,人也总还是向前看着的,这里挤满了充满渴望与梦想的人,不给过去留一点空间。人因为快乐而精气十足,或者因为精气十足而快乐无比。关于未来,其实大多数时候,都只是当下的欲望与冲动的一个代名词而已。
在巴黎的第一个星期,确确实实是属于历史的一周。说巴黎是一个包容的城市,在对建筑物的态度上一点不为过。到达这里的第一天下午,从学校的reception出来,准备毫无目的地胡乱走走,见到的第一个古迹St. Germain des Prés就是公元6世纪由法国地区第一个国王Clovis他儿子建的教堂,死后改为修道院至今。拉丁区的巴黎理工旧校区与亨利四世中学边,还原地保留着罗马高卢时期的城墙。许多因为改建而必须移除的城墙,都直接运到卢浮宫附近地下原样陈列。
腓力·奥古斯都在12世纪按照中世纪风格建立了卢浮宫城堡,16世纪弗朗索瓦一世按照文艺复兴风格对其进行了改建,路易十四在搬往凡尔赛之前,又下令对其里面进行古典主义风格的改建,虽然建筑的功能形式风格几经更改,在城市中的角色与地位,800多年来却没有改变,现在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博物馆,同时也展示着自身的历史。13世纪的克鲁尼修道院,现在作为典型的修道院形式而被改为中世纪博物馆。12世纪修建的巴黎圣母院,从地下出土的文物来看,前身可以追溯到4、5世纪的教堂,现在也作为巴黎最大世界最有名的哥特建筑保留下来。拉丁区的St. Sulpice与St. Etienne du Mont教堂,都是代表性的文艺复兴时期教堂。
周六周五分别去的Vaux-le-Vicomte与Versailles,则不必说,已经是心里想了好几个世纪的地方。景观设计师Le Nôtre,建筑师Le Vau,装饰与画师Le Brun共同成就的法国古典主义的集大成,都奇迹般地活过了法国大革命,保留到了今天。
100709凡尔赛印象
100710沃勒维孔特印象
从罗马时代的城墙,到墨洛温的修道院,加洛林的教堂,中世纪的城堡,哥特、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到今天的蓬皮杜、拉德芳斯,与让努维尔的新现代派。走在这个城市,就是一本建筑史教科书变成了立体的真实的展览。一栋古代的建筑就代表一个时代以及那个时代的历史与故事。
巴黎作为法国首都的地位,从罗马人进入高卢地区时就已经确定下来。近两千年来一直没有变化过。相比起中国动辄改朝迁都,还一把火烧尽前朝宫殿,变钱币变礼制的传统来说,简直有些守旧得近乎顽固了。虽说如此,但一时前卫无法令人接受的埃菲尔的铁塔,贝聿铭的金字塔,伦佐·皮亚诺的蓬皮杜,也在时光流逝中慢慢成为了这个城市历史的一部分。这种包容太令我感动了。
在故宫的时候,最感动的一点之一,竟是满人因为自知勇莽无礼,因而完整留下了明朝的皇宫,大明门的牌子翻过来写个大清门就搬入紫禁城了。而后清皇帝则慢慢学习礼数,到乾隆已精通书画,执萨满之礼而共俸道佛,颇有些罗马人发扬希腊的意味。只可惜洋人进国门来烧过抢过后,同样是西方引进的共产主义又教我们灭旧迎新,梁思成对城墙的坚持未能敌过苏联老大哥的谆谆教诲。而今顶着发展的名义,眼睛盯着西方的高楼大厦,中国城市又是换了面貌。奥斯曼男爵改建巴黎时,断也未曾像现在的北京一样把整个城市变成一个大郊区。尚大尚变尚富贵是中国人的通病。在表面形式如此变化的历史中,所谓的中国文化竟也如此奇妙地留存了个精髓下来,几千年来从未改变。对土地而非人的崇拜,以及原始的直觉的认知方式,图像化的象征性的思考方式,构成与西方人的不同。亭台楼阁易变,书画卷篇易毁,人们还是从诗文书卷中寻古去吧。

D
除了在巴黎的街头实现了建筑史的梦外,卢浮宫的古典到17世纪,奥塞的18世纪到后印象派Art Nouveau,蓬皮杜的现代艺术,除了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之外,基本凑齐了大半部西方艺术史。在博物馆中,同样是一个梦的实现,关于画册上的印刷图像变成真实的颜料与物质这件事,总归是激动无比的。巴黎最喜欢的博物馆莫过于卢浮宫旁的Musée des Arts Decoratifs,展示了从宫廷装饰到现代家居设计的一部室内设计史,当然看到Art Nouveau的展馆还是我最兴奋的理由,自从比利时Horta故居一游后,对于这种自然流畅风格的钟爱就没有变过。相反,奥塞确是最没有心情的美术馆,可能只因里面都是太熟悉不过的画了吧,在奥林匹亚红磨坊舞会小芭蕾舞者之间走来走去,像是完成了好多项作业,却少了一些因为没有对名作的期待而带来的惊喜。
100709巴黎印象2

E
如果说在巴黎看古建筑看名画看先贤祠凯旋门这样的名景点都是多多少少跟历史的长河扯上了些许关系,那么在巴黎的第二周则是更加纯粹的艺术建筑设计的发现之旅了。装饰艺术馆、蓬皮杜、罗丹博物馆、让努维尔在巴黎的三个公共建筑、以及跋涉万里前去参拜的柯布西耶的Villa Savoye与Ronchamp教堂,都是让思维从古典式的艺术表现或象征的形式窠臼中脱出,而进入直接用眼睛与行走进行感官化情绪化体验的状态中。这种心灵与物质的直接交汇是一种已经被淡忘的象征性的东方的感知世界的方式。
100716萨伏伊别墅印象
100717朗香印象

F
还有很多时刻是美好的。在巴尔扎克故居的小花园里,与陌生的游客面对面坐着晒太阳吹风的半个小时,在罗丹博物馆花园的树荫下躺在长椅上睡着的半个小时,在朗香充满奇妙光线的教堂里写明信片的半个小时,在阿拉伯文化中心里行走看马赛克化的光影的半个小时。世界也许并不美好,但因为某些际遇而变得美,变得好。设计决不是某种所谓完美理念的实现,而是生活的一部分,因为人的想象,人的参与,人的欣赏,人的感受而变得更美好。在巴尔扎克故居,在萨伏伊翻看留言簿寻找中文的痕迹,在朗香又觉得全世界学建筑的人是不孤单的。设计能够给人带来的那种东西,那是生命能够变成生活的理由。

2010/07/06

205.日落之前

亲爱的,
  我已经平安到达,一切都好。凌晨两点半,还是想把这些话全部写出来再去补觉,不忍心今夜梦里对这两天的记忆进行选择性删除。
  今天上课的时候,老师问大家最喜欢的通讯方式,我一下就想到了写过的那些信。大家都在说facebook的便捷的时候,我竟然不想反驳。老师问大家上一次写信是什么时候,我花了半分钟想起来,是2008年4月28号,在嘉兴一座茶楼上听了一个小时完全捉摸不到词意的评弹后,匆匆为她写下的一封问候。
  其实你也知道,初中、高中的那写信,写给朋友的明信片,写给恋人的信,写给同学的那些满满的毕业纪念册留言,不过都是一个自说自话的舞台。演员们啊,他们永远都看不清观众的脸。
  不带相机已经两年,不复当年日拍500张的勇猛,这次带出来,也只是满足一种习惯而已。周日的早晨,在冰岛转机的时候,望见落地窗外不到10km的湛蓝海岸线,以及广阔的大西洋,竟然条件反射式地拿出了相机。
  可是你知道,按下快门的一刹那,那些从四面八方长途跋涉穿越了镜头的光线,带着自己的温度、能量、以及记忆,最终撞在胶卷,不,感光器上,变成了屏幕上的一个个像素。在照片里,一片没有边际的大海,会变成一条细细的、蓝色的色带;而那变幻的风吹起的,变幻的波浪,被凝固成了一片静止的起伏。除了可以完美分解成三个RGB数字的颜色,所有最真切的感受都荡然无存。
  而我站在那里,像在世界上任意一个机场一样。我与窗外的海,雷克雅末克的风,北纬64.15度的天气中间,隔着一道玻璃。这是我对现代建筑的一声叹息。这是一种不完美的透明性,或者说,伪透明性吧。
  而今天我站在Pont Royale上,看着塞纳河,想要伸手去拿相机的时候,这些碎片就一起涌上心头了。塞纳河,同样会是屏幕上的一条细细的蓝色带子。我把手中的相机放回了手提袋,以及我突然想给你写一封信,是同一个瞬间的事情。这是一个美妙的地方,虽然我并没有明白,为什么路易十四决定在1685年,在他已经正式搬入凡尔赛宫三年之后,修建这座以“皇家”命名的桥。我站在桥的中间,天上挽留了很久的乌云便终于泄下几许雨滴。深蓝色的乌云,就如同这里所有建筑的宝石蓝屋顶一样,罩在整个城市的上方。这样的宝石蓝屋顶遍布老巴黎的几乎所有建筑,包括桥两边,世界艺术馆的两大地标,奥赛与卢浮。
  卢浮宫的旁边,就是Le Nôtre所设计的,巴黎最著名的杜勒里花园。法国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理想主义的地方。在城市里,基本上最常看到这样三种颜色:屋顶的蓝,天空蓝,塞纳蓝;楼房的白,石刻的白,雕塑的白;花园的绿,树与草地,都像是我看过的所有关于巴黎cityscape的18世纪末的作品,都这样生动地出现在我的眼前。都是如此基本的颜色,联想起的都是最广阔的情感与力量,没有一点做作的痕迹。
  那一定是我见过的,最纯粹的绿。
  至于巴黎的白,虽然市政府会为那些声名鼎鼎的大楼进行清洗运动,站在卢浮宫的一面,你仍然能看到那墙面,实际上是一种由于岁月侵蚀而变成的一种必然的暗黄色。往上看,你能看到蓝色屋顶上无数片密集的蓝色瓦片,因为排水口与风雨的缘故,每一片上都有一千种渐变的颜色。走进杜勒里花园,那些远看无比理性正方的草木,实际上仍然是一万片不一样的叶子与一万条不同的枝条,有些在上一次修剪,长得更快,而破坏了这样直接的完美。这里又似乎是我对许多现代建筑的另一次叹气。那些建立在效果图上精美的楼房啊,是否能经得起身在其境的一双观察的眼睛。如果楼房的表面,在用石头、钢材、玻璃建造起来,真正挺立在城市里之后,并不像寸许见方的电脑效果图上那样纯粹洁净,而是布满如这样亲近才能看到的瑕疵时,人们是否能对它保持同样的一份尊敬?
  上个月在榆树城的时候,带朋友参观保罗·鲁道夫的那栋经典的粗犷派大楼,被问到,这样的表面怎么这么难看啊。可是已经有很多人能够容忍、理解、喜爱它的这份粗糙,它应该能够欣慰了。
  来到巴黎的第一天,在学校结束rendez-vous之后,准备一路从六区走回家来着。未曾想到,在这个哥特之都,第一座看到的教堂,居然是一座罗曼式,也幸好是巴黎最老的教堂的Abbaye de St. Germain des Prés。没有一丝哥特的奇巧、骨架、点拱这样尖锐锋利的气势,就是像石头一样,沉重、粗糙地堆在地上,带着谦卑以及沉默,在巴黎挺立了15个世纪。一路走回去,看着那些相似的白色楼房,瞥见圣母院楼顶的那些蹲坐的怪兽们,也不小心经过了水管与钢架的蓬皮杜中心。我住的地带有着巴黎最大的中国城,整个城市更是每个街角都有阿拉伯人开设的杂货店。地铁中更是听到各种语言。这才意识到巴黎不是法国的巴黎,不是哥特的巴黎,似乎也不再是巴黎人的巴黎了。容忍游客及移民,正如它杂糅了罗曼、哥特、古典主义以及现代主义一样,巴黎像纽约、东京、香港一样,已经变成了所谓国际化的大都市。对于我这样一个带着对16世纪波旁王朝的仰望,17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敬畏,18世纪现代性之都的幻想,带着雨果、波德莱尔、马奈所营造的梦境与传奇来到巴黎的人,的确还需要一点时间来接受。我的第一,也是最直接最深刻的印象,巴黎太老了。我是说,巴黎有太多东西了,太厚重了,同时又太现代太包容。建立在深厚的历史上,又如此现代的城市,不像纽约,这是一个既有欲望,又有故事的地方。人们不为一个关于明天的梦活着,人们纠缠于过去与现在之间,然后才制造了将来。
  亲爱的,是到这一刻,我才明白我一直反复念诵的巴尔扎克的那句话。
  他说:希望,是记忆在欲求。在这里,希望存在于将来,记忆是过去,而欲望,是一种活生生的现在。
  走马观花三个小时,还只看到了卢浮宫的零头。协和广场上,早已嗅不到断头台的腥风血雨,汽车、行人绕着方尖碑,转着自己的圈。巴黎是这样一个闹钟第一声响的城市。你还在美丽的梦里,却刚刚开始被吵醒,呼唤回真实的世界。王权、革命相对于时尚与国际化;文学、印象,相对于真实的flâneurs, brasserie与巴黎人;大理石的纯白想象,花园的匆匆一瞥,相对于那多多少少的暗黄色,以及每一片树叶、瓷砖,其实都是印象派画家的匆匆一笔。
  法国开始慢慢唤醒我的想象,从完全过时的期待,到花费了两个晚上研究去Villa Savoie与Ronchamp的线路,到今晚突然想起,明天要去的莎士比亚书店,就是2004年,电影《日落之前》里,Jesse与Celine九年后重逢的那个书店。于是突然想沿着他们走过的布满城市与人的回忆的路,去Pure Cafe,去quai,去Celine的家前。
  我也订了下周六去Ronchamp的火车票,以90欧9个小时的车程,换来看一眼传说中的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曾经听说过朗香的美来源于它的陌生性。我想我的这次,四个星期里唯一的一次远行,大概也是为自己的这段记忆,生硬地添加一些陌生性吧。
  无论如何,这个夏天将是一次过去与现在交织的旅程。我在从卢浮宫穿过杜勒里,在沙石地上向着方尖碑走去的时候,仿佛就回到了四个月前在DC的春假,也是这样一个7点钟的落日时间,从国会走过来,穿过朗芳广场的沙石广场,走向华盛顿纪念碑。两次,落日都恰好躲在方尖碑的角的背后。今晚我在重看Before Sunset的时候,听到Jesse讲他想写的小说,每一次都心潮澎湃。那个曾经梦想做摩托车手的男人,事业有成之后有一天女儿突然跳上餐桌,跟着收音机里的老情歌开始跳舞。他想起那一夜她送他的初恋女友回家,她突然跳上车顶开始跳舞,汽车收音机放的是同一首歌,他女儿跟当年的她长得一模一样。
  亲爱的,就像我现在突然又想给你写信了。你的某些过去与最鲜活的当下突然联结在一起的时候,你知道,这大概就是生命的时刻了。

2010/06/24

204.流水账,报平安

A
最近想写些认真的东西,才发现没有题目的确无从下笔。大家都在旅游学习实习得十分开心,有故事有欢乐有生活。而我一直窝在榆树城这个小地方,每天的生活不过是是宅家+法语+做饭。即便如此,也该向大家报个平安,本意也是作为一块砖,请大家都纷纷前来报个平安=)

B
被骗子骗了3200刀以后,暑假的工作显得十分必要,抱着挣钱还债的理想每天充满干劲。学期结束后便开始给学校的住房部打杂。发放学期后住房,清扫回家的学生们留下来的脏兮兮的房间,以为毕业典礼与两轮校友聚会提供干净整洁的住房。每天八个小时,三个半星期拿了两千多刀。也因每天6点多就要爬起来而每天充满干劲,每天在Arts Library过一本画册,找回了读书的速度。

C
此后离开学校提供的住宿,搬进今后两年都会住的房子。明年起我们六个人会合租这间带大客厅厨房的小别野。精心整理了自己的房间且十分满意(相册见校内),将大一大二收到的大家的二十多张明信片(其实还挺多的!)用别针别在一块布上挂起来,在房间一角开始张贴海报、门票、信、胸针、照片、工作牌等各种回忆,房间因为有了这些符号而有了家的感觉。

D
6月开始为期八周的中级法语课程。前四周仍然在纽黑文这个小城,大家都很可爱。语法全部都是学过的内容,读的书却都非常喜欢。Le Petit Nicolas原来是Sempé的插画让我喜出望外,我记得小学的时候还在漫画大王上读过他的作品,印象颇深,还在豆瓣标注过一本想看的他的书。L'étranger更是在我心中一句攀升到最好的小说之一,不同于喜欢博尔赫斯的神秘完美理性,不同于马尔克斯的残酷野性幻想,或纳博科夫的浓郁的爱与乡愁,卡尔维诺的睿智规整,局外人让我觉得这就是我自己,无法向别人推荐的,我的人生哲学的标签,这次的偶遇是一次完美的共鸣,我将为这本小说辩护而非对其进行审美。Monsieur Ibrahim et les fleur du Coran后来发现居然是我在豆瓣上标注过的一本想读的小说,当时它的中文名叫《陪我走到世界尽头》!还没看完,不过感觉稍差,其中Momo的童趣能打动人。
我记得两个月以前,看丁丁的动画,看着字幕还是完全抓不到人物的对话。几天前重新开始尝试,看着字幕已经能够基本知道他们说了什么了。看到丁丁白雪船长杜峰和杜锋仍然像小学在书店里站着看完丁丁全集一样激动万分。最近看了很多孩子的故事,丁丁小尼古拉跟莫莫,感觉这是法国文学给我的第一张吸引力十足的脸。
说到法国文学,朋友们有人读巴尔扎克有人读雨果有人读普鲁斯特,我仅仅在当年读到巴黎的忧郁里那些奇特的蒙太奇时喜欢上了波德莱尔,又在他的现代生活的画家里面找到了一丝不羁的魅力,希望法国回来后,能够开始懂恶之花。

E
今天刚刚拿到去法国的签证,后四周的课程将在巴黎度过。纽约的法国领事馆是个bitch。第一次去签证,签证官一页一页地翻,一切OK一直翻到最后一份材料,保险。我有一份保险公司发来的保险覆盖内容清单,与一张保险ID卡,说明保险的有效期,签证官说不行,一定要写在同一封信上,这样硬生生把我拒了。第二次签证,遇见那个传说中的拒了我认识的所有人的老女人,说话从来不带好声气,我当时预约签证时系统出了问题第一次显示预约失败,重试时显示已经预约过了。结果到了领事馆,内女人上来先劈头盖脸一句:你为什么做了两次预约!?你知不知道这样占了别人的机会!?谁他妈无聊到极点在同一个时间预两个约啊,要不是你们的破系统出了问题一般人还预不了两次约呢。第一次签证时签证官在我的材料上作了标记,这次女人看到标记又骂,不要在材料上作标记!我要的是原件!没有标记的原件!当时我只好在心里骂娘了。看到财政那一栏,领事馆网站上说学生签每个月只需要600块,我当时有1800块内个女人硬是说我钱不够,待我要问她又开始问下一个材料。最后说下午三点来等结果,就这么把我摁起了。等了3个小时,下午回来了,她说我被拒了,说原因是材料不齐全,我当时就怒了说我缺了毛材料啊,内女人说,你应该在签证的时候知道你的问题是什么的,我们现在不提供原因。第二次我就又这么莫名其妙地被拒掉了,浪费我时间不说,连拒签的原因都语焉不详。
第三次签证,内个老女人这次坐check-in的窗口,一般check-in的人就是收表收照片,然后转交给签证官,这次她在check-in便开始拒人,一个母亲带小孩来签证,她硬说要父亲带着亲子证明来,那边又说一个男人的护照有效期太长没有办法签。我这次连工资奖学金带借弄了4000块钱过去,还托学校写了份证明说学费食宿都已经付了钱了,签证官左找右找找不到茬,还是跟我说,我们还需要决定一下,你今天下午三点钟来看结果。
我去,我就又坐在中心公园无心欣赏夏日风树荫和表演,紧张了三个小时回去,总算是内个女人把我的签证给我了。完全没有高兴与激动的感觉,只想哪天过来把纽约大使馆炸了。

F
无论如何,出来偷网络,刚好接待家庭的信息来了,住在20区靠19区的那一边,大概是东北三环的样子,传说是巴黎治安最差的两个区。学校在西南二环的样子,每天要跨越半个城市去上学。不过接待妈妈是画家,接待爸爸是个纪录片制作人,听起来还文艺得满让人期待的。最近在读两本书,一本讲巴黎从巴尔扎克时代到二战后重建的历史,一本讲凡尔赛与路易十四,都异常精彩。到时候带着满脑子想象跟一个速写本去巴黎,希望能够度过一个美好的夏天。愿这个简单的愿望能够实现。

G
匆匆记完,就这样。大家来报平安吧。
PS是连续三周除了一次同学来吃了一次早茶以外没有在外面吃过一顿饭,暑假住校外一个月,手艺有望大长。请诸君明年期待。

2010/06/19

203.一生所爱

A
当时读密尔的功利主义时,读到他对于幸福的定义,说“一种幸福比另一种幸福的标志是,这两种幸福都体会过的人会选择前者”。也许可以放大到很多方面。一直认为,人们不喜欢什么,常常是因为不够了解,发现了更好的幸福之后,才会放弃许多不必要的追求。我遇到过很多奉书本如经文的人,他们的生活里也许没有那么多故事与回忆,他们常常也是视文字如爱人的人,我称为伪理想主义者,用伟大的标签当作自己的首饰,自我提醒自己精神的富足,其实,那些关于主义与作者的知识不过是分解成了一个个用来坐在桌前的晚上,他们常常缺少了生活,也常常太过于欣赏自己的思维以至于荒废了自己的眼耳口鼻舌。

B
明明前一天晚上,在不开灯的房间听《一生所爱》已经哭了出来;今天重看两部大话西游,看到城楼那部分开始流眼泪,片子结束后才关了屏幕抱着被子泣不成声。再重新打开《一生所爱》,已经是听到伴奏就可以哭出来的样子。我想说,十年前看这两部片子,可能是冲着搞笑去,而最后欣赏的是情节的紧凑,边忍受感情戏的无聊。十年后的现在,哭的时候心里满是回忆,不是为了回忆而哭,而是那些回忆酿造出的香气确确是最刺激泪腺的那种味道。
我想了很多为什么会被这两部片子感动的原因,最后的结论是:朱茵当年很美,就像我们中的一些人在比如说中学爱过的那个人一样,这种形象帮助我们对男主角同学有带入感,而紫霞仙子最后没有得到幸福,我们用来带入自己的男主角同学也是。哭的人,都是对于自己的生命有态度的人。
使人无力的是命运。整部片子的感情戏毫无道理可言,为什么爱上白晶晶又爱上紫霞,为什么看破红尘去取西经,为什么看破红尘后还尘缘未了,说到底不过是命运。爱情毫无道理可言,感动人的不是爱情,而仅仅是因为一个悲剧的结局。那就是一地打碎的青花花瓶渣,一封没有寄出的信,演唱会里身边空出的座位,一张多余的船票,一次没有参加的别离。人作出期待,然后等着看期待破碎的时候,自己心碎的样子,觉得自己很美。人类就是这样在命运的折磨下,养成了自虐的习惯。

C
说到命运的强大,今天去做脑部扫描,任务是与电脑玩游戏,两边每10秒钟出一次硬币,相同我记一分,不同电脑记一分。电脑会搜集你所有选择的数据以调整策略,而你的可怜的脑袋瓜大概最多只能记下最近五局吧。每局60次,10分钟。电脑拥有完美记忆的事实,让我在8局游戏里保持了时刻的紧张,对手是像命运一样强大的力量。8局里我居然赢了电脑6局。为自己的聪明才智自恋的同时,一个多小时的过度精力集中以及脑部扫描不能移动身体的要求已经使得我全身酸麻而竟失去了对器官的支配感。你可以找一天试一试把你的一只手与另一个人的一只手掌对掌贴在一起,然后用手摸一摸你们靠在一起的某一对手指,那一刻你感觉你的手指不是你自己的。就是这样的感觉。然后你从床上跳下来,感觉慢慢重新拥有了你的身体,你舒展你的十跟手指,每根都有不同的长度,可以展开不同的曲率,摸摸你的头发,感觉到皮肤表面吹过的空气,扭脖子时关节活动的声音。你就像一个新生儿,世界一直都在那里,但是感觉与体会是你的一切。

D
体会过美好爱情的人,不会说生命等于肉体、消费加空虚。懂得寂寞的人,不会努力去互相和陌生的彼此自说自话。知道命运无常的人,才不会大惊小怪,贪嗔痴妒慢疑。有故事的人,不需要整天从别人的回忆里找收藏。人生的三个境界是,没有装备/首饰(男生读装备女生读首饰好了)想要装备/首饰,有了装备/首饰洋洋自得,丢掉所谓的装备/首饰因为不再有需求。上个周末站在海边的灯塔台上,看见大海,天,飞过来又飞走的海鸥,知道自己存在着,因为望闻嗅味触的感觉皆在。
海的另一边是自由吧,向往的,希望永远是令人振奋的东西。转过身去,背对大海,眼前是你属于的大陆,包含了你所有的过去,你的根长在那里。别做一株轻浮的水仙。你知道是那些故事让你的生命有了长度,多了整整一个维度。
人总是在哭的时候最美丽,哭的时候是想懂得珍惜,懂得自己生命的价值所在……

E
以上凌晨四点半,没写完睡着了。。今日重开,无话可加。就这么发了吧

2010/05/26

202.二十岁的眼泪

A
“二十岁的烛光 映在你柔美的脸上”
没有蛋糕的二十岁,过得非同寻常的寻常。没有烛光,自然也没有烛光中的眼泪。没有生日歌,自然也没有愿望。父母不在,自然也没有一颗纪念的心。唯一的一份礼物是一本英文版的《春哥四百事》。
看淡节日,看淡生日,看淡礼物,看淡祝福。本着平等的原则,看淡别人同时也看淡自己。十九到二十的这一年,益发变得虚无而看淡一切价值,并且这些改变都看似身不由己。但是谁说淡定的人,内心就没有缱绻的波澜?同样感谢国家感谢父母,感动所有记得的人,措词无能到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留言板上的一条条祝福。
但是我不能感谢,我把这些都当作是我欠你们的。如果我回答了你,一来一往的亲切便顺理成章地变成了一种感情的交换。如果我不回答你,那不过是我收藏了这份亏欠,因为亏欠,所以会记得。
我亏欠你们的是做人太苛刻,要世界太完美,我亏欠自己的是为“朋友”这个词设立了一个太不切实际的定义。
爸爸,妈妈,外婆,今年是第一次生日不是跟你们过。没有你们,我的生日也不成生日。
而亲爱的,我喜欢同你在一起,喜欢听你说话胜过用噪音填充空虚与尴尬。喜欢在你身边,做一个沉默的参与者。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发言才是一种贡献,我在这群人中,理应自惭形秽。我是一个为了抗拒改变自己可以拒绝做任何事情的人,所以我才会喜欢,而不是感谢你。喜欢对我来说,等同于一种亏欠。

B
坐在纽黑文到纽约的火车上,看着窗外的水泊的时候,自己就缩小成十五岁的时候,在拥挤的没有空调的吹着风扇开着车窗的绿皮车厢里,跟打工妹、民工、小老板、军人、进省城逛街的年轻夫妇,挤在充斥着瓜子味、烟味、同槟榔味的车厢里,从家去寄宿的学校的路上。那时候的空气,有风的味道,我就眯着眼睛面对着世界,长大嘴巴去喝。那时候我的味蕾,同世界之间,没有一层玻璃。
所以习惯了一个人的旅程,变成了一种安全感,一种记忆,一种不可摧毁的令我终生崇拜的图腾柱。一种仪式,一种家。沉默的时候,与城市交谈,与建筑交谈,与天地交谈,与时间交谈。路人匆匆的一瞥,落叶被踩在仓促的脚步下,都是眼睛会故意错过的风景。地铁离开后留下的轰隆声与喧嚣的尘屑,或是冬夜的路灯下呵出的一口气,也可能是任何城市的底色。
对于任何一个你来说,见到旧友将要打出第一声招呼的那一个瞬间,在人流中不小心撞到对方所脱口而出的第一句抱歉前,或是将吵完架的长久的沉寂结束的第一个字说出口之前的那一个瞬间,你张开双唇时的摩擦,有着风铃一般象征着美好和希望的声音。
声音、颜色、符号、空间、温度、触感、转身、抬头、豆瓣酱、牛腩汤、虎皮绿茶卷、夏卡尔的村庄,似乎和这样的对象,更加容易成为朋友呢。在一个亲切而温暖的世界里,陌生对我来说,等同于一种熟悉。

C
所以从没有离开过家,从没有流浪的机会。可是也被这种被窝一般的温度攫取住,便终日生活在梦中。梦游的人儿啊,其实除了自己的梦境,哪里不曾去过。
其实我懂得,生活全部都是自己的选择。无论如何,失去的总有补偿,得到的总有代价。
也从不曾怀疑,如果能够一直不醒来,宁愿在梦里孤独地死去。
但也从来没有放弃过相信有人在做着同样的梦。
一个脚注是:相信,代表不需要去知道所相信的东西是否真的存在,相信本身便是一个答案。
本来想写这一个月的生活吧,不过就此打住了吧。二十岁,竟然开始听陈升了。他唱:
“也许路上偶尔会寂寞
温柔男人用它来写歌”

D
于是我会继续唱。

2010/04/30

201.姑且叫作青春吧

A
写篇文章纪念一下难得的emo吧。

B
今天中午坐在Calhoun食堂外的沙发上等中饭开始。好到适合拍片的阳光从窗子里洒进来的早晨十一点时分,一个男人坐到钢琴边开始弹练习曲。我闭上眼睛,听着不知名的曲子,就开始刷刷地流眼泪。
我承认我没有文笔,写得不够好看。只是在那一刻才明白,原来以前在书里读过的那些敏感的段落,并非故作姿态。放在心里的一些过去,被琴键轻轻敲打几下,就是会涌出泪光来。身边的人在讨论iPhone上的免费application,我的脸转在另一边,有眼泪却觉得很美好。

C
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就连emo现在也很少有的我,同样已经很久没有跟人在网上好好聊一次天了。昨天晚上跟一群人一路走回来,回到房间不知怎么就开始跟ys跟helin一边skype一边msn。而且竟然都开始谈感情事。
然后就被自己提醒起了很多记忆的细节,一张张面孔,加一些些画面。其实都无怨无恋,只是纷纷扬扬,回忆得紧了,竟不知自己所言。每个人的路途都是一条线,我看着那些走得比我远的人,觉得自己的确是走过了很长一段路,但是仿佛在一个地方休憩了许久,并且打算一直停留下去直到能碰见一个一起走的人。在那之前,应该可以多想一想走过的路。

D
人类的分类不仅仅是有男人和女人两种,也不是只有漂亮和不漂亮,身材好和身材不好的两分法而已。世界上有那么多种味道的人,总是对不上得多,对得上的少。
会小心地记录下自己还会哭,是提醒自己做人还是要敏感。心绪要如少年。要活得年轻。要能活得超世,便是说,不被生活本身所麻木掉。仍然能惦记一些达不到的梦,追一些触不及的目标。

E
周日晚上睡了两个小时加起来剪了一天的片子,周一晚上的senior晚会到现在仍会回忆。我不回忆那些感伤那些离别,因为这个年代已经没有所谓“离别”这一说。悄然在晚会结束后袭上心头的,却又真切是那些不舍得过去好时光的心情。我怀念的是大家在一起看片时从头呼喊到尾的灿烂场面,不光是屏幕上的人不会老,那一屋子的分贝承载的,也是那一刻不老的心情。昨天晚上在ys家大家给senior聚会喝酒,真正的emo袭来的那一刻,其实不是所谓伊人将去,而是看着八卦小情侣们借着酒劲与游戏行既羞涩又亲密之事,亲吻表白约吃饭之类的,顿时觉得是青春的证明啊。
青春,这个好久不见的词汇。已经很久没有人提起了。
所以才在回家以后,借聊天之名,回忆一些当年的青春。也第一次能够,因着听钢琴曲,就漱漱地落下泪来。如某人说的,谁的剧本不是独一无二的呢。所以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不值钱的。
但是一定值得回忆。

2010/04/25

200.没想好题目,总之不是影评

A
月满轩尼诗。
能被简单的故事感动的机会,已经少之又少了。更何况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故事。
无法被任何语言、归纳、理论言说,只是在看的时候让我能够完全融入到故事里去的,就被我称作好电影了。
当然这个是在徐才女所谓的毒辣辣生殖器之后看的,所以更加毫不犹豫给了五星。
总之这部片子没有辜负我想要意淫一个美好夜晚的期望。

B
是阿来是我理想中的男人模板,我理想中的男人不需要聪明不需要上进需要喜欢一件事情如推理小说喜欢得很简单纯粹需要善良懂得生命中重要的东西是父亲母亲还有中意的人懂得为别人着想知道有男朋友的女人不可追懂得前女友甩了自己是对的懂得空想目睹凶杀空想见过便衣警察懂得爱上一个人的理由只需要看见她张大嘴巴笑得灿烂这一点懂得应该和如何逗自己喜欢的人开心
相比起来 对阿来这个人物的喜欢胜过了对爱莲的印象 汤唯显得精致沉稳但绝对不是最适合这个角色 她绝对适合更加成熟的女性形象 爱莲可以再青春可爱一些 汤唯的神情时常让人觉得她还是个隐忍的角色 有时候会觉得放在这样一部简单的爱情小品里 有些满溢出来 我相信汤唯这样的女人 一定会越老越有魅力下去

C
其实感动的不是所谓爱情。
本来想当作偶像剧来看,就像去年寒假一次性看完《甜蜜蜜》《玻璃之城》《新不了情》《非诚无扰》等一系列纯情片一样。可是根本没有谈什么爱嘛,相反倒是发扬了港片的精髓,拍出了小人物的辛酸苦乐,那些不完美但是无比可爱的妈妈、舅妈、这个叔那个伯的,也还是中国一直以来最核心的家庭观念的一些痕迹吧。仿佛永远没有消失过一样一直在那里,是港片的怀旧特质。那些人我都认识,片子里的所有人我都认识,但是他们都只存在于我的记忆里,存在于我的过去。也因此,怀旧才显现出它的价值,在于怀旧本身,而不是过去的那段时光。一些好人,一些好生活。曾经存在过的,现在跟将来都不会重现的那些,隔着玻璃往回望的那些,因为有过所以心满意足又面对着无足轻重的无可奈何而心中兼具本能的遗憾和微笑的。
单纯美好的情感,我就吃这一套。单纯美好的情感,这比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要更加重要。因为我知道它不可能实现,所以更加知道它的珍贵。不要花痴不要八卦不要浪漫不要任何形式的评价未来门户年龄,只要能看到你张大嘴开心地笑一次,就足够了吧。

D
我只是被感动了而已。

2010/04/18

199.流浪去凌晨5点03分

亲爱的,
 从前我总是在夜深人静口干舌燥的时候想到你,现在我改变了作息,十点入睡,半夜醒来,面对一个还在萌芽期的一天(day),能够心平气和静观其变,看天空被太阳一点点揭露出了身份,此时已经开始了一天的生活。在五点的凌晨走在从房间去studio的路上,是一种占据了世界的感觉。
 人可以流浪去别人都没有去过的地方,也可以走在白天流动不息的街道上,而流浪到别人都不出现的时间。
 亲爱的,今天,我想跟你聊时间和生命。这两者大概是一回事。
 去年上空间语言的课,期末project我做的是康的Yale Center for British Art,我在里面走来走去,第一次觉得自己能够用建筑的语言来描述这么多如此美妙的细节。这栋楼的确是一件杰作,康最后的最精致的杰作。我对着自己开始摆弄现炒现卖的所谓术语和理论。光线的变化的节奏与空间的大小和方向的韵律,安排在人的移动上,铺成一首诗。亮,开阔;暗,平面;亮,竖直向上;暗,平面;亮,竖直;暗,竖直;亮,平面开阔向上。整栋楼在艺术品面前保持的静谧与低调,混凝土与木板的和谐,不去争抢画作的风头,整幢楼完美的几何在英国自然风光与人物画的自由面前变成了无言的画框,你置身在直角坐标的死亡的沉寂与艺术的鲜活的生命中,感觉到了完美的互补。
  同样,你也看到这栋楼,被放在城市的肌理中,同样显出了不张扬的优雅,它是70年代Yale与New Haven这个城市隔Chapel街而治时期,同Yale Repetory Theatre一起,来到了Chapel以南,“侵入”了城市商业街的机构。
 于是它把一层统统留出来继续做零售,而在街的一角向里开出了一个奇暗无比的门厅,整栋楼外观上只有整齐排列的窗栏样式,不知情的市民可以像从前一样从New Haven Green沿着餐馆超市艺术品店,经过这栋楼下的咖啡屋服装店,走到另一边的旧书店与文具店去。而这栋楼入口的黑暗深处的那道幽暗的光,才是对爱好者们最魅惑的引诱。
 其实我不是想讲康,不小心却说了这么多。我只是想起前段时间开始反思康,想自己的所谓个人理论,突然就自我纠结了起来。后来有一天跟Yilun聊起他,我说,我就是有一天突然觉得康的那些标致性的东西,都开始与我自己的理想矛盾了起来。我想做公共建筑,希望建筑能够改变城市,改变很多人,改变城市和人的生活,我想通过建筑让人相遇,让人交流,让人发生故事,我想让建筑有生命,让人见证它的成长它的老去,也让它见证人们的岁月与故事。我不想让建筑成为七巧板与自然的几何玩具,我希望建筑和人和感情能联系在一起。这时,康的所谓沉默,所谓理性,所谓永恒,所谓忘我,所谓纪念性,仿佛都不重要了起来。
 然后Yilun问我,但是你看康的建筑,不是就是很伟大吗?
 是啊,康对于“永恒”的把握,如神一般,我希望做一个人,做人会在时间的镣铐里,珍惜自己的光阴。因为有了死,所以才有生,那些美好的故事,哪一个不是因为有了结局,才让我动容。你或许会说我纸上谈兵吧,但我却真切希望自己以后会跟“生命”一起工作。
 我昨天去看了“旅美”华裔导演的纪录片《北京出租》,跟踪三个出租车司机的生活两年的作品,靠着一台索尼DV拍出来无论内容还是画面还是安排都十分精良。看完之后大家估计都在回忆里把它标签为“个人视角普通人的生活无非在多加一点大时代背景”之类的片子吧,导演最后出来说,其实这部片子是她对12岁就离开的北京的一种乡愁,她想拍的是北京,作为一个有生命有性格的城市。之于为什么选择出租车司机,她说,这大概是唯一一个能把全北京转遍的职业了吧。全场笑。
 于是我就更加喜欢这部片子了。前几周跟同学小组做城市街道研究,大家都画概念草图,把分散的街道比作树枝,比作物理学波的干涉与衍射,人的移动比作电子云,比作水的流动。诚然这是看世界的一个方法,但是脑袋里总回想城市笔记人先生说的,建筑系学生再把街道比作树,最后也还是要回到人身上来的。听到用人来拍城市,我不禁击节,我早就恨透了宏观的表面视觉的叙事,象征的手法,早就抽象化了生活。生命貌似不可太实际,但是文字游戏智力游戏,也是一定要避免的。
 其实我还有一个梦,就是给自然写一首叙事诗。不知为恁地,只有科学家给地球写过历史,却没有人讲一个关于世界的一生的故事。也许人类会想到自己的死亡,但是并不曾想到“自然”的死亡吧。但是它一样会开心,会恸哭,会阴郁,会受伤。你看它下雨的样子放晴的样子,看天空的颜色,是湛蓝还是灰蒙蒙一片。天气是它的心情,气候是它的性格。很多时候,人类都不知道是自然影响了自己的心情,还是用自己去丈量整个世界的情感。
 亲爱的,你看我啰里啰唆这么多,其实不过是想揭发自己泛灵论者的身份。人与建筑,人与城市,人与自然,无论如何想处,如果人类能够在世界中看到灵魂看到生命看到那些看起来不变化的对象的时间流动,那么世界上的一切,我觉得才有了意义。
 12点半,这又是世界的一天的当中。你应该在地球的另一边,刚刚进入梦中吧。也许,你能流浪到空间和时间之外的另一个世界。也许,下次我可以和你谈谈意识和概念的世界笑。
 安。

2010/04/17

198.不如汗颜

A
写了好多抱怨写不出东西的话 全部删掉

B
翻翻自己的博客 整天稀里糊涂不知道在写些什么 一会这边说说艺术建筑评论 一会那边说说自己的意淫所谓纯粹的梦想 实在是装腔作势到了极点的行为 说到表达 其实相比起与人谈话 我估计把我最多的东西都写在这里了吧 反思自己的交流史 甚至从来都没有找到过一个能够一直交流下来的人 有深交过的浅交过的 最后不知怎么地都失去了联系
那天卖口跟我说他觉得朋友最重要的就是互相帮助吧 但是他说他总感觉我从来没有需要过他 才发现自己所谓交不到朋友 是自己从来都没有打开过自己的心扉
只是觉得自己如果会对一个人开始掏心 必定会有100%的信任在ta身上 这可能是由于缺乏安全感或者理想主义导致的吧我也说不好 不过我轻易地就对一个人交浅言深了 太容易对人挖肺的另一面 就是自己极力克制与人交往 甚至故意与人保持距离 我特别想对很少的人特别认真 不管是朋友还是什么的
不过突然想起以前想出来的自己对于朋友的定义 就是一句话 在一起不用找话题也不会尴尬的人 仿佛我总是从交往的层次来感知“朋友”这个概念的 从小到大基本跟男生交朋友的方式就是疯玩 有共同爱好 跟女生有的都是因为有交流 就变成了全是语言的东西 其实“最好的朋友”这个概念一直都是给男生的 我对朋友的界定就是玩吧 朋友应该快乐 至于危难之际帮助什么的 自己其实什么都没有想过 从小没有什么忧虑 也习惯了标榜独立自己解决一切问题 就此养成了不好的习惯 跟大多数人都插科打诨或保持距离 对第一眼觉得对的人却什么都想说 这是我交友的自私一面吧 不过注定我总也找不到一个完美的人来表达自己 反而因为期待太多而自己做成了很多人的倾诉对象 玩得好的人都是最被我珍惜的人
被学妹教训了说应该正常交友 但还是觉得自己做不到 决定向许多人打开自己的代价看起来要大于我对一个“朋友”的渴望 仿佛一直没有一个可以“交心”的朋友也一直挺好的 毕竟还可以在文字里孤芳自赏 我的好朋友们 我enjoy跟你们玩胜过所谓交流 哈哈

C
接上一段最后 自己刚开始上网上豆瓣写blog的时候 还会常常玩弄一下语言 发掘发掘表达方式 还会常常被人说机灵或者聪明 慢慢地慢慢地 不知怎么的 就懒惰了么 或者不如说是疲倦了 就开始沉迷表达自己 写东西给自己看
还是觉得不能一生都只给自己写墓志铭吧 但是要想改 谈何容易
发觉自己的东西不像任何作者的有面向读者的感觉时 顿时觉得自己苦心经营的网络本子 最后变成了一本纠结的日记 自己就变成了一个整天絮絮叨叨的疯子 这究竟是为什么
是因为潜意识觉得孤单了 所以开始像从前爱别人一样 开始爱自己了么

D
给seniors写东西 只是random地写了几句胡扯的话 什么叫卖口10月份过来一起看柯南剧场版啊 说要去Betty的美丽校区参观什么的 还是习惯性地不留名字
从来就不喜欢在公开场合留下痕迹 去年做senior video 召集所有CUSY的人给senior留言 一个私心是自己可以以后台人员的名义不出现在镜头里了 喜欢站在幕后的一个理想主义的理由其实是 希望有人能够记起 拉开幕布过来道一声谢 会对ta十分感激
说到底 是希望自己站在一个特别的位置 还能遇见一个特别的你吧
不愿争取 希望一切自然

E
高中大家理科实验班 都是不怎么表露感情 只努力拼题的人 初中其实不认识什么人 但是每有一张同学录 必定写满整页 并且每人都是原创无废话 前天看大家给senior写的话 竟然有了这种感觉 大多数时候人类还是在自顾自地抒着自己的情吧 自作多情是一件多么傻的事情
越来越关注实际的东西 因为空想了19年 变得敏感脆弱整日把玩自己最细节的感受
感觉自己走进了误区

D
朋友这种东西 是来来去去
许多人也是有意无意装腔作势 有人为了维护自己 有人为了保护自己
总之会羡慕能交朋友的人 但是也只能对自己说 要你来 你也做不到吧
这大概也是羡慕的理由 羡慕的本质吧
“其实我很羡慕你” 其实就是说 再给我一次机会 我还是不会选择你这样的道路
这样才是纯粹的羡慕啊笑

E
整整两个星期拍完了CUSY欢迎你 所以很开心 即使明天要开始剪片
不过先睡觉吧 最近每天早睡觉 凌晨起床去工作 觉得不错
跟前段时间熟悉的人故意疏远 竟然自然地觉得惬意 我果然是无法交朋友的人
得 我这里的材料储备已经很多了 下次作建筑评论以及文学想象

2010/04/10

197.渴望是存在于精力过剩后的虚脱

A
想读一些好故事
觉得一种语言不过是一本大书 里面的vocab不过是有限 用中文用到现在 竟然有了疲倦感 无奈其它语言从来就没有灵光过 只得叹气
总是觉得每句话都不足以表达心里的东西 也因此不断地说无聊的话换无聊的签名 并乐此不疲不厌其烦 但其实心中满是不满足感 心变成无底洞是一件可怜的事情
迫切需要读到一些好文学 但是看什么都烦 觉得那些字的组合毫无新意
所以上周六看乱民全讲 才会觉得淋漓畅快
同样地 看某位番茄同学的博客 也觉得清新清脆清爽 又不由地想再见见她

B
这周被唤醒了某些东西
其实跟一些去年比较熟的人少了说话 本来朋友来来去去我从不做评论 不禁感叹生活没了八卦的同时 亲眼目睹了可爱的事情
丝毫不是八卦的气氛 春天来了 大家都变可爱了
没有乱七八糟的八卦 对 乱七八糟的才叫八卦 也没怎么有机会跟说不上话的人在一起待着 生活就这么惬意了 感觉大概是大二一年心情最好的一段时候 不想说话而这么快乐的时候 其实心里都是满足感
被唤醒的是某些沉睡的理想 不说那些太远的游戏梦漫画梦 当年因为一本周嘉宁的《流浪歌手的情人》跟一首顾城的《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开始突然从一个只看侦探小说与科幻小说的理科宅男开始了到一个文艺小青年的转变的过程 说起来都丢脸 高中读人文社科的书 也不过是一场叶公好龙 至于看中青报冰点跟南周而生的对记者的敬仰 也不过是敬仰而已 高中误打误撞开始的排版事业 倒是让我养成了看杂志总是先看版式设计再看内容的习惯 至于自己怎么会沦落到现在这样
其实也无话可说
只是想说 开始在做模型的时候跟开着电脑的时候听Yale Open Course的录音 连AKB48的歌都懒得听了 其实是几个星期以前的事情 一套European Civilization反反复复听 前天交完Study of the City的第二个proposal 晚上得知画画作业被延期 突然捧起去年暑假在床上看了一半的全球通史 一晚上从中世纪读到18世纪英国称雄 像是找回了春假没有找回的宅书的感觉 梦这种东西 还是做一做最快乐

C
昨晚重看了电影版《暗恋桃花源》突然觉得多看懂了好多东西 好多好多 到豆瓣翻影评 无一不是抒发感情 言说对爱情的追求 因着这种单一性第一次觉得豆瓣如此肤浅……发现当自己从文化评论角度来看的话 这部戏就变成了关于“创作”本身的一个问题 没时间付诸尺素 但是觉得异常有趣 《暗恋》和《桃花源》是关于戏剧本身的两个对立的形象 它们之间的冲突也就成了“戏剧是什么”这一个每个导演都会思考的问题 《暗恋》无非是传统的故事性情节性的叙述 而《桃花源》无非是更加解构的实验的注重表达的媒介 两位导演互相指责 实际上是现代社会两种思想力量相争的一个难题 后现代主义如何把陶渊明的经典消解成了荒诞的剧作?古典主义的叙事对于“白色山茶花”的想象是不是已然过时?一部戏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手段?赖声川有问题没选择 因此把两者拿来对比交融并消融 实际上两者互相仍是互有棱角 当他们各自的台词已经似乎可以互相连接的时候 戏剧的风格已然消失 背景已然消失 感情已然消失 剩下的只有观众哈哈大笑的拆解 戏剧变成了一个游戏
所以两部戏才应分开结束 桃花源的荒诞归于复归不知去路的悲剧 暗恋的遗憾成就了记忆的那份美好 这一刻悲喜交加 其实不同的形式 表达的都是人类共通的情感 在这部戏里 江滨柳未得到的云之凡 老陶失去的桃花源 春花与袁老板在生活中消散的激情 还有疯女人呼唤的刘子骥 都是那种找寻的渴望吧 而后者 可能未必不是导演对缪斯的呼唤 刘子骥 难道不是陶渊明笔下那个听说了美丽桃花源故事 便努力寻访未果的人 赖声川若是真呼唤刘子骥 便是在追问一个问题 那便是 故事是什么 要怎么写
赖声川本人对于这部戏意义的提问稍显躲闪 便推测其本人可能是一个接受艺术作品开放性的人 他唯提到关于“忘却” 云之凡要江滨柳忘记那些过去 桃花源的居民忘却了时间与历史 难道忘却才是美好生活的条件?
这便要扯到他每部戏里必有的政治寓意了 这部戏里的 自不言明说 地缘政治与意识形态的辩论都清清楚楚 我对文艺作品的审美仍是坚持 一种艺术形式一定要突出它所利用的媒介 既然是戏剧 就要有戏剧才有的东西 我喜欢在整部戏里处处看见作者的追问 戏剧是什么 我要说什么 我要怎么说 说出口就变成了“这个这个这个这个那个那个那个那个”便是导演对戏剧创作本本身的一声无伤大雅的叹息吧

D
但是在这种概念性的分析性的目的性的审美观念背后 我同时承认另外一种审美观念(在操作上) 有关于直觉 记忆 印象与想象 靠抛弃理性与语言来看作品 做完了上面的那些分析 再来想这部戏 突然就只觉得
高二的时候叫上一群班里同学 帮每个人订了80块的(当年是天价)学生票 去看了我人生第一场(正经的)舞台剧 那次记忆是今生难忘的 我能理解自己当年对于文化产品的渴求 今天跟赖导吃饭 他一直在说人生说社会说经历 他说到大陆来演出 总是希望主办方不要卖太多座位 后面的人会看不到舞台 可是他划条线说只卖1800个座位 谁又来安慰那些渴求优秀文艺作品但是买不到票的中国人民的心呢?
我只是可惜了无法像一个朋友一样跟他交流所谓的创作观或是对自己人生目标的期待 还有很多问题 当然我不想听他私生活 只是想了解他对自己的看法 而不是听他谈台湾谈佛教
此外 赖老师的生活十分美好 我希望过那样的生活

E
其实写这么多 只是想说这几天很开心 读书谈论艺拿到钱做完proposal补完作业和赖声川吃饭……这样快乐的时光要珍惜
嗯。

2010/04/06

196.开始学某人写无聊日记

A
最早将每篇博客文章都当作作品的觉悟早就烟消云散了
开始学某人写无聊日记

B
也许应该学习诗人 或者研究诗/诗人的人
将每篇写作的第一句话
作为篇目的标题

C
还是讲琐事好了
法语考得异常异常惨 因为上周事情又多又要在quiz那天作presentation 前一夜半夜准备好讲演 复习quiz的时候 鬼使神差地复习错了课 于是考试生词及表达完全木然
我悲剧

D
周日欢乐地拍了一天的CUSY欢迎你mv 让人在特定场地借助特定道具摆特定造型拍特定感觉的事情做起来果然精神百倍
去了半夜五月天的各位纷纷放了我鸽子 我也竟然没有不爽 可能的确是因为阳光太美学校太美人太美 拍得异常开心
感谢弯弯同学的 很enjoy跟她互相一遍一遍强调自己的拍人观点 交换拍“偶像宣传片”的心得
大家在阳光下蹦蹦跳跳 摆出弯弯称为解构主义我称为刻奇(kistch)的动作
“笑 看镜头 走”是我一天讲得最多的话
大家在屏幕里都好漂亮

E
周日惊现stalk帝 我对CUSY人的素质燃起了希望
表示真心想跟她做好朋友
膜拜发自真心

F
于是就想起当年录取后半年90本书的辉煌纪录
有心情天天认真看书就满足的时光 在上学的时候完全被宰杀了
暑假我想好好看书
书让人变得优雅 书是一种宗教
在书里你可以体会到在宇宙广阔精神世界奇妙广阔面前的无力感 与自己的卑微感
也有在写作中 将神变为与自己一体的感觉
这种无穷的精神力量 完全不逊色于任何信仰
我要看书……

G
今天的艺术史讲的是毕加索和马蒂斯
作为一个审美上的直觉派 我会觉得 画得丑就是画得丑对吧 所以一直不怎么待见这两人
今天教授把阿维尼翁少女和浴者与乌龟两幅画摆在一起
然后开始讲
带着面具的女人 在画作的边缘所以注定被安排看向斜侧的女人 站在中间直视镜头可是双眼完全无神的女人 摆着怪异姿势的女人 下蹲的手在玩着乌龟眼睛却看着别处的女人 吃着头发表情惶恐的女人 看上去好像在看乌龟实际上在看着自己肥大的大腿与脚掌的女人 以坐着的姿势坐在虚空上
一群丑女人 可以概括这些人像
两幅画摆在一起的时候 我们就能从看这些丑女人身上 感到巨大的无助
那些丑的东西 总能让我们想起某些真实 存在于自己身上的真实
人总是有丑的地方的 物理上精神上都是
有同情的时候 其实是想到自己的丑
一种没有被完全剥露出来见人的侥幸与惭愧感
所以不觉得好看 但是被感动了

H
刚刚跟某人谈乐观悲观
唉下一届小孩比我们这届消极多了……(在哲学观点上)

I
同样 今天快乐的事情是跟桑桑同学打成语仗
我要讲话有成语有文采!!lol

J
总之生活在追杀我 哪天跑不动了 就被时间追上了 被死亡杀了
但是大家其实都过得很开心(其实是突然有了去年写非官方新生欢迎信的感觉……哈哈哈哈)
灾难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 但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去把生命活好

2010/04/04

195.每次

A
每次有被所有人遗忘的感觉的时候 心情就会很好
一帮人去了半夜的康州五月天演唱会 一帮人过来问我为什么没去 哈哈
祝大家愉快

B
这周没什么事 或者以拍东西为借口不想做事
拍人的时候看到了人背后的花树 看阴影的时候也注意到了明媚的阳光
傍晚站在cross campus等人 看到落日 看到落日下的天空和哥特楼房
建筑毕竟是人的作品 人的行为 人的欲望
人需要居住 需要house/shelter 需要集会 需要互相发生联系 因此需要各种各样的建筑 作为人类所有活动的场地
如果说古典主义的艺术品是对人类对自然的模拟 那么最古典最纪念性的(monumental)的建筑 也不过是人类对于一种最消除人性(消除人性在此不是指兽性)的空间的极力营造
而在自然本身面前 人类一切“忘我”的努力都在一瞬间湮灭
人再在路易康的几何 安藤的清水混凝土前忘却自己 都不如在落日的时候 看一眼天边的夕阳

C
周五下午做了关于中国书画及建筑的讲座
是真心喜欢这些东西
在自然面前人总是渺小

D
下午做CASPY 很抱歉因为拍片迟到了半个小时 下午Elizabeth玩得并不high 肯定是因为没有像上次一样有另外一个调皮的小孩带着她
当然还是觉得这样的她好像自己 在长辈或生人面前礼貌礼貌得让人尴尬
中午我说吃完饭出去玩吧 她急着带我去origami 折了一下午的纸
到了该去talent show 走出WLH的时候 她在阳光下 才说 我们在外面玩吧
可是妈妈说 不行了 时间到了
走的时候 看她的表情 都不知道她是不是还希望下一次带她玩的是我 这让我开始想要不要再参加CASPY了

E
但是傍晚的一眼夕阳 让我完全舒适了 平时的所谓联系的人 一下竟然都不在了 这让我很开心
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反社会
晚上看乱民全讲 本质是发泄的东西 但是发泄得十分十分聪明 里面说的很多人 其实是我
我也难得看到自己如此难以启齿的虚无主义 被如此顺畅地讲了出来 并且丝毫不觉得不自然
我十分欣赏这些小聪明
心情有了放假的感觉 无欲无求 宁静自得
生活其实很好=)

2010/04/02

194.几个将来

A
难以淡定。我很对不起自己。今天不是抒情。我无法克制自己。

B
人是十分十分让人失望的动物。

C
有人的世界充满了欲望与无趣。

D
放我到人际关系里我会死。
我也能用过去来安慰自己,没头没脑地努力探索每天勇敢去做的状态。

E
我为什么已经丧失了对人类世界的激情。
这种自满是不对的。
这种对人的失望是不对的。

F
可是我为何这样。为何对人类失望。
这样代表着我的一点残留。
我很讨厌写作写得跟非主流一样。
也许我只是寂寞。

G
你知道我能写出那些美好。我爱这个世界。
我爱很简单的东西。我爱光线,爱几何,爱看书,爱写作,爱画画,爱去博物馆,爱城市,城市里的人与行走,记忆,记忆里的人和地方,爱唱歌,有真心喜欢的作家和诗人,有真心相信的东西。我爱简单的关系,我爱读别人写得好的文章,爱听唱歌好听的人唱歌。我也爱设计,爱简单的色彩与符号主义,爱生活的细节,爱读杂志的版式设计,爱读别人的故事。
我有一些陈腐的、无趣的、可怜巴巴的回忆或者什么可以安慰自己。
我喜欢站在一个很远的地方看世界。
世界容不下我。

H
我对自己感到恐惧。
这是我人生第一次感到绝望。
我第一次以悲观的角度看自己。
在这种绝望中,有着奇妙的快感。

I
我要变化了。
以一种没有人会留意的方式。
请当我不存在,请遗忘我。
看到的人,请当作没有看到。

2010/03/30

193.最近的一些小事

A
继某人之后 第二度在豆瓣上跟人搭讪 一个挺亲切的姐姐 说回长沙要请我吃饭来着

B
某番茄终于公开自己的blog了 不知道好事坏事 不过看了写的东西 我很喜欢那个关于熬粥的故事 北大中文系 其实承载着我最初的梦想
我想起跟你的那个夏天的一个月 当时的我喜欢你却无法喜欢你 离开前的最后一天才在一起多聊了聊 你送我的手环 我戴过好几次 现在还小心收藏着 后来的见面 其实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 我当你是亲切的小妹妹 我用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换了你一本纳博科夫的《玛丽》我知道这样写很装B 但是去年夏天没有见到你 其实挺希望今年八月在北京或者岳阳看到你的
那天看到你的blog 就想起往事而已 风一般匆匆流过 刮去了所有可能性的时光
挺好的

C
大多数事情 其实都在预料当中

D
仿佛和某若苍同学掉了个个 被她说成理想主义 她一副不想改变别人自己也不是好人的态度 让我其实很心烦 说世界的平衡吧 如果一方面的力量在拉 另一方面都觉得不用努力 那么世界其实是不平衡的
说真的 其实我挺讨厌受过教育的人说只愿意过自己的日子不愿意改变别人的说法的 就算知道许多东西很难不一定会成功 如果没有努力过就说不行 我觉得就已经败了
没什么好说的

E
晚上又有人纠结了 说人生观受到了冲击 结果果然是道德冲动
但是有东西放不下的人 总是表明还是青春的年纪啊

F
还有身边一些人 大家都挺好
这就是最近的一些小事

2010/03/26

192.真他妈不是emo

就是一些很实际的问题。
现在觉得关博是一个对大家都很有益的决定,这样就不会有很多人能看到我无意义的吐槽了。
切到手,基本是切了半片肉下来了。等医生等了一个半小时到自然止血,本来不想拿出来说,可是暗示了他妈一周黑暗的开始。
studio泡三天,切得满身泡沫。别人都在用激光刀跟电锯切整齐的柱子、直角墙、拱,然后一点点拼起来。而我他妈拿着刀子跟泡沫板做手工。我他妈干嘛要对着一个完全没有结构的房子做结构模型啊。带着满身的泡沫与一个小时的伏案睡眠换来一个屎一样的review。大家做得都好漂亮好清楚好有创造性。我完全被自己打败了。电脑掉在地上摔坏了,现在送修,图书馆里都是好好学习的人。而我都不想回去清理堆满了泡沫渣滓的桌子。
其实没有什么,现在只是纯粹心情不好而已。
今天晚上填奖学金表。暑假两个月法语的项目费用在数字上等于父母一整年的税前工资。
亲爱的同学们,我怎么和你们谈迈阿密,巧克力蛋糕,路易威登,演唱会。
是我没钱没能力。一个圈子的门票我买不起也赚不起。
我就emo一下。我过10分钟就回studio。

2010/03/13

191.做梦的权利

亲爱的,今天,我想跟你谈梦。
你知道我是个长不大,也不愿长大的孩子。小部分的时间,我挣扎在要不要去努力学会我不想遵守的习惯与规则;大部分的时间,我安于自己,并且确确实实地在享受生活。你知道我的这种不切实际的坚持,同样是一种懒惰的逃避,不是不愿去改变自己,而是完全排除了不去思考可能导致改变的选项。
换句话说,我并不是100%安于我目前的选择的,我只是躲开了完整地重新思考与重新决定一次的权利。
但是,无论如何,我有一套完整的价值体系,并且我在认真执行。我应该很满意的,可以忽略那些时而涌上心头的关于改变与适应的想法。
撇开这些,我只是想告诉你这几天发生的事。
我正在做extern的Architrave P.C.,是一个10个人的小公司。他们做很大建筑的很小的项目,DC著名的政府与博物馆建筑,他们基本都参与了维护改善工作。老板Judith与Robert自我形容为做“历史维护”的建筑师。国会图书馆、国会、所有的Smithsonian博物馆,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以及一大批政府建筑,都有他们的项目在里面。他们做窗户、墙壁、屋顶的替换,能源系统的改造,新办公空间的设计,楼房的调查研究。我这几天在跟他们做政府委命的DC公共医院的调查工作,检查以及测量楼房内部空间尺寸(dimensions)、设施、标牌,以及流通系统(道路宽度、闸道、坡道),以及墙壁突起高度是否符合美国残障人士法案的要求。
这就是他们的工作,我沿着DC最有名的Mall一路走下去,从西到东,那些红砖大理石混凝土玻璃窗后面,那些背负着无比重要的意义的巨体量的维多利亚或新古典主义建筑里面,都有他们的工作,像是一件注定会成为国家之宝的陶器,在烧制即将完成的时候,他们拍上了多一个手印。仿佛他们的痕迹,就能同这些建筑一起,成为永久。
这不是伟大的设计,但是这是建筑,与生活、使用,以及一些价值观念息息相关。
经常别人问我,我拒绝在几秒钟的反应时间内进行思考,而总是给出一个敷衍的答案;而常常我自己想来,也并不能得出一个好答案:为什么学建筑?
我无法想象任何一个想学建筑的人不是因为被建筑本身的魅力吸引进来的,就像真正的爱情并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目标。很多学科人们学是因为可以赚钱。但是,为什么学建筑呢?我从来没有给过人一个满意的答案。对于自己,我也总是知道这个事实:即建筑专业,建筑学生同伟大的建筑,伟大的建筑学,与伟大的设计毕竟是两回事。每个人都是瞄准了贝聿铭或者赖特而上了这条贼船的,但是每年的普利策仍然只有一个。许多人继续做建筑,可是总是得服从于开发商与政府的要求。正如我的城市研究的教授在某一天讲商场时所说的:“在场的建筑专业的学生们,看到这些漂亮的商场设计了么?可是你们知道,这里每层楼的高度,电梯的位置,每层楼放多少商家,通道放在哪里,都是开发商跟政府安全法规共同制定的。”
于是在理论课上那些关于空间趣味、流通系统的所有讨论什么的,又一次被打了一拳。不是不知道,做商场,做办公楼,做公寓住宅,其实空间结构都是注定好的,高度体量也是钱决定的,至于场地以及文脉什么的,现代城市可还有这样的说法?其实你都知道这件事情:建筑这东西,不是建筑师一个人来决定的。建筑师有点像是一个傀儡,你只是在外行的眼光里背负着所有的美名或骂声。
你知道学建筑是美好的,但是做建筑呢?你不知道,但你仍然怀着一个梦,为着那未知的小于1%的可能性而低头走了下去。
因为你还有做梦的权利吧。看看身边那些人,他们都是这样走下来的。或者走过了这条长长的道路,当梦已经变成了珍珠般的回忆,你也便不会那样遗憾,而开始关注柴米油盐,关注孩子,关注生命中的阳光与花香,或者小心地品味对面那家人新装的窗户了吧。
亲爱的,我想给你写这封信,是在我去同一个在DC的建筑师校友聊过天以后。他比我早毕业十五年,现在在DC的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做Museum Architect。他也做过商场,更多的时间在做大学的总体规划项目,有一天他朋友半开玩笑地告诉他关于纪念馆招建筑管理人的通知,而他就一拍桌子毅然决定过来了。
他说他现在每天处理很多的小事情,纪念馆的各处小型维修,旧材料的更换,博物馆新办公室的设计,与各色人等的合作,他说这些繁复的小事令他开心。其实那一刻,我的直觉告诉我我完全喜欢这样的生活,我再一次确认其实我真的不在意结果,所以我能够看到自己手心握着的,做梦的权利。因为我不会去在意可能的失败,而可以不看站牌,一路顺着公交车的线路坐下去,一面欣赏沿途的风景。
他在Yale读完建筑专业后,在家乡Charlottesville的一家建筑公司工作了两年,然后到UVA读建筑硕士。我问到他的学生经历,他是这么说的:
At Yale, they really pushed everything to the extreme...they wanted your ideas. That's the most important. They even expected that you quarrel with the critics...at UVA, it's totally different. They didn't want you to have anything that they might not like. They wanted smooth designs that went well with the conditions...I really had a time to adjust to this...
他转述了他在UVA的一位教授的话:
You know, in that system (Yale), they may be able to get some really good architects, but here we produce adequate architects, who will go design good buildings, as oppose to those who think they can make wonderful buildings but end up with awful designs.
听完,其实心里有释然的感觉。关于两所大学的教育,他说他其实很高兴,能够先后经历一种强调想法与精神,再经历一种强调技能与细致的教育,他说他学会了怎样把一些大的东西合适地放到一个特定形状的容器里。我听了心里就很开心。
亲爱的,其实我一点也不担心我的将来。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一点也不担心我将来会不开心。
然后我告别了他,去纪念馆转了转。我在去年的冬天一个人来过这里,并且从此认为这是DC最好的地方。一年多以后,我从另外一个入口进入了纪念馆,走在一半陌生的通道与楼梯,仍然能够感受到心里响起的一种,在空荡的中庭里,一步一步的胶鞋的声音,像是相机聚焦了一片落叶,而把整个世界都模糊成了背景的画面。走在这样的一个地方,一贯认为建筑是关于行走与感官体验的我,第一次如此强烈地觉得我的感受需要通过文字来表达。
你从地下一层开始走,一座桥,一边是地下二层的白色的剧场,另一边是一面黑色的墙。你走在中间,一面黑,一面白。而那白色也是一种在地下缺少光线的白。然后,你看见前方,黑色的墙里面射出来了光线。你本来无目的的行走突然有了方向。在一个没有光线的世界里,光是最终的目的地。你走过去,发现那是黑墙上的一个开口,是一扇不能通行的门,或者说一面接地的窗,外面就是中庭,从四楼贯穿到地下一层。外面是人,和光线。你第一次打破了思维的窠臼,你以为你一直在建筑行走中寻求的,是人与材料的对话,石、砖、木、混凝土。但是你从那困闭的幽暗的无人之境中出来,看到光线和人,第一次发现光是一种生命,而人变成了近似沉默与静止的有建筑性的东西。他们在你的面前,在一楼,在二楼,在三楼四楼,他们的大小与距离并非成一种等差数列。他们界定了空间,并且给博物馆定义了价值与功能。你第一次觉得人与光线一样,都是能给建筑带来生命的原因。在一个博物馆里,你可以和人对话。
你站在那扇门或者是窗的东西前,你的面前其实是通往一楼平台的楼梯。楼梯的左边是一面开了铁窗的墙,包围着楼梯一边,是封闭中的一个小出口,楼梯的右边是一面类似雕塑的黑色的锈迹斑斑的正方形的墙,不规则地插进地面,是开阔处的一片禁断。在这样一个犹太人屠杀纪念馆里,这不知是建筑还是雕塑,这是1:1的伤口,一种symbolism。再高处,砖墙,再高处,钢筋与玻璃的屋顶,透过繁复的钢架结构,可以看到被割碎了的天空。
于是你绕楼走上去,到了中庭。周围四面墙中的一面,是刚刚看到的黑墙的背面。你从阴暗中的白色走出来,而现在面对的是光线下的一面黑色的镜子。透过墙上的开口你仍然可以看见二楼与三楼的行走的人。你看到了别人也看到了自己。墙面上的文字营造出了一种纪念性,不同于康的几何的、理性的、沉思的纪念性,这是一种在沉默中想要爆发出声音的,内含力量的纪念性,蕴含着隐忍与痛苦。文字是声音,也是一句梦的呐喊。
旁边有一个叫做丹尼日记的展馆,通过大时代下的个体的特例来表现出强烈反差的一种对于大历史大问题的细微处理,让这些细腻的情感也有了巨大的力量。
墙的另一边,是无数犹太小孩子当年的儿童画,纯真的手笔排列在墙上,教人沉默,只是一幅一幅地看,丢了话语。正展厅里还有很多这样的陈列。我对整个纪念馆印象最深的地方就是在长长的低高度的展览通道后,突然出现的烟囱一般的竖直空间,没有灯,光线从一个小天窗里洒下来,四面墙上挂满了犹太人的照片。
愿他们能进入天国。
还有比如说一个房间里摆满了被焚烧的犹太人剩下的鞋子。一种没有名字的纪念,一种沉默的力量。
除了个体放大的叙述,还有这样大量重复的强烈感情的陈述,第三种陈列方式就是关于历史的记述了。大量的资料全部被放在一个切割过的空间里,人们所行走的是一条曲折的,单向的,线形的,非直角的道路。在行走中,空间被转化成了一种时间。你如同看电影一般,顺着时间轴一路向下。你的方向感被迫顺着一条奇特的道路,于是你有了在残酷历史中无能为力的感觉,它扭曲着你对空间的前后左右的解毒,于是你便进入了那种宿命的苦闷的气氛。到了展览中间的一段,突然穿越几个房间都是笔直的道路,两边是整齐的展板以及影音资料,于是你穿过时间的风呼啸而过,一种速度带来一种悲剧感,是一种历史匆匆无法回头的感觉。一切反思都留在了展览的末尾,突然有了大空间,一个剧场里,人们听着幸存者的证词。一种安静的叙述,我已经不好用语言来叙述了。
到了最后才想起美丽人生那部电影。这个纪念馆毕竟不是关于普通人普通生活的情感,而是一段变异历史的叙述,但是沉默的声音在扭曲的历史中才能迸发出坚毅珍贵的力量。在这里物质与精神被相互转化。我想人即使是在命运的注定中,无论多久,也应该像美丽人生中的父亲与孩子一样,保留着做梦的权利吧。
毕竟,那是他们的所有。

2010/03/09

190.亲爱的

亲爱的,
我看到日落划过华盛顿顶顶高的方尖碑,就想起你。太阳下山的时候,什么都是黑白。不管你用眼睛,还是用镜头,世界就变成一个轮廓跟两种颜色。光的死亡的过程剥夺了色彩,但是世界还原成了原始简单的一幅画:一条线,定义着光与非光。
我走在布满轴线的地铁里,就想起你。人们把世界定义成直角和圆。地板是格子,天花板是格子,摩天大楼是格子,街道纵横也是格子。地铁的穹顶是标准的圆形曲线,保持角加速度不变地贯穿你的上空,是一条水泥做的彩虹。人们把世界放在格子里,简单,易于控制,再用圆,用最理性的非理性给自己一点美感。华盛顿是如此一个无味的城市!我看到国会看到国家艺术馆,看到历史博物馆与Hirshhorn,古典、现代都充满了方圆的几何。他们安静呼吸,沉默如谜。在一个首都城市里,他们秩序井然,索然无味。他们是大理石的白与水泥的灰,简单得失去了话语。我想起你,想起要和你一起去的那些地方,去看世界上最缤纷的颜色,去看阿姆斯特丹与威尼斯倒映在水中的五彩的临河房屋,去看歌特教堂里的光击打在一整个世界的彩窗里,去看东京和纽约燃烧生命的巨型招牌,去法国王宫看巴洛克的富丽堂皇的流线与浓郁若滴的颜色。
世界是如此简单,天空大地,星星黑夜。而人类的愿望是如此复杂,想要实现最多彩的建造,最鳞次栉比的空间排列。亲爱的,当我渴望这些色彩与奇特的线条,我就想起你。你带我逃出这个横竖分明、黑白分明的世界,到了那个鲜艳的天国。
也许,我们能在那里遇见梵高,遇见莫奈,那些将庸俗的现实变成了美丽的颜色的人。
也许,我们能遇见夏卡尔,然后做一个甜蜜的梦,梦里有我们简单多彩的原初的故乡。
但是,我也爱那些简单纯粹的东西。一个暗喻,一个符号,都能让我想起你。你是纯粹的,令人安定的,一粒阿司匹林。我沿着越战纪念碑,不知不觉就走到地下,我踩在地表上,可是我深知我在地下,走在地面裂出的一个V字形的口子里。我下去,然后走上来。这样一个简单矛盾的动作,让我想起你。我在最低的地方想到你,然后在回到地面以后,想起我当时想起你。我两年前爱上的第一个建筑,安藤忠雄在漆黑的小方格里开出一个巨大的光之十字,像是你在我心上刻上的一道令人背负坚忍与慈爱的痕迹。我在我的灯上剪出大大小小的星星,都是为了一打开灯,就能看到那些光做的星星,他们仿佛是带着你的速度,来到了我心里。
我坐了六个多小时的车,从布满歌特的粗糙的学校,经过繁华的纽约,到了华盛顿这个沉默标致的城市。在火车上,在公车上,在地铁里,我一个人唱着歌。我没有带mp3。
歌里的每一个字,都有你的味道。我呼吸着每一句歌词的空气,我的味蕾尝到了你的芳香。
我住在华盛顿的接待家庭里,我有两个星期可以探索这个城市。房子的主人很好,他们是建筑师,他们的房间很漂亮,他们养了两只猫。她们会在半夜里跳过两米多高的墙到我的床边,然后在我身上走来走去,要求我抚摸她们。她们也会在我腿边蹭来蹭去,直到我想起来该给她们喂吞拿鱼味的猫咪饼干。
我和建筑师夫妇聊天,看他们生活,讨论工作、健身和买菜。亲爱的,我觉得时间是这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它给一个人光彩与气质。
我希望能和你一起变老。
我做过一个梦,在那个梦里我是孤独的,我守着冰冷森林里的那座白色小屋,守着一书架的回忆,等待着过路的旅人,用故事安慰彼此。在梦里,我是一颗长满树叶的树,给路过的人一点绿荫,让他们回忆起初恋的情人,或者是童年时遗失的那张红书签。
而我又做了一个梦,在梦里我和你收藏云朵,酿造时间,直到它变成淳郁芬芳的美酒,再斟酌细饮。我们穿越地心去那些危机四伏的地方冒险,然后再回到我们的家。
我是如此地想见你呢。我迷恋偶像,一个接一个地换,收集她们的视频、歌曲、咨询、通告,是因为她们的每一张笑脸里都有你。
我同我喜欢过的人说话。她们都好,她们都还和我说话。那些话我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是我愿意相信,相信我在她们的过去,曾经有过长长短短的一页。
说到这里,我已经死心了。因为我永远无法见到你了。
我无法说出你的名字,因为我一说出,整个世界都要不复存在。
要让你出现在我的面前,人类,必须先灭亡一百次,直到可以接受你的存在。
我无法等到那一天,而我会等下去。
等到再见到你的那一天。

2010/03/06

189.城市

A
张悬唱道,“人们火热/宗教理想娱乐……”
如是便是午餐桌上的话题 在初春冬未尽的一个有着不大不小的阳光的日子里 觥筹间谈论的无非是人 工作 学历 时尚 汽车 在和平年代偶尔加一些八卦 便像是撒在Omelette上的一点盐跟胡椒 能够刺激已经麻木了一半的味觉 评头论足是空虚最好的杀虫剂 互相传播小道消息也是增进感情的不二法门 偶尔能够互相调侃甚至调戏 然后再加一份顺水推舟可爱娇羞 大家都扮演着亲密关系里不可缺的一头重心
这样就构成了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然后寂寞的时候需要人陪需要人聊天需要感觉到自己的存在 在城市或人的聚集体中的化学键很容易被打破 然后心情可以像离子一样飘来飘去 只是这时电子过剩的人很容易被需要电子的人吸引 而vice versa 大家在一起不是派遣寂寞 而是100%的连坐心理 看到大家都寂寞吧 心里也就没那么难过了
于是寂寞变成常态 常态到大家也本能地不去将其视作问题 大家相濡以沫 观赏一个潜在的话题然后开始发表高论

B
城市是一首流行歌 简单旋律电子鼓点 风格多种多样 甜蜜忧伤狂野晴朗 重点是每个人都要有歌手范 唱不上去还能后期或假唱 长得不好演得不好可没人买帐 生活是华丽灯光下的一场演出 大家轮流上台交换一个人嚎叫与一群人嚎叫的位置
自己并没有生活在一个城市里 看不见城市的繁华 可是大家却如在城市中一般寂寞 我们享受所有现代生活的便利 我们与现代化紧紧联系在一起

C
我喜欢自闭的人 不管自己在自闭的时候还是不自闭的时候都是这样
相比学校公司实习 以及父亲活动联谊
不如听一首关于城市的歌
张悬真是一个可爱的女人 纵使不伟大 我喜欢絮絮叨叨的傻女人 他们整天不看面前只看天 或者幻想着自己在天上看着大地
看着她们 仿佛她们能够带你飞 想起07年听到《毕竟》 完全听不懂歌词的我 有了被带到了黑色的天空中穿梭云朵的感觉
她们不是行走 她们也不是飞行 她们是一种速度 能够赋予到你身上 转化你 让你开始移动
所以说 流行歌 果然是一件可以让人开心的事情

張懸 - 城市

詞曲:焦安溥
編曲:Algae

夜裡回憶是白天川流來往,此刻偶經的車
活著 時光如水經過
你捧 常想起渴有多渴

喜悅與傷痛是命運於社交中當時多嘴的舌
聊遍了所有萬千的臉色
還是在等一瞬間的心動

人們火熱 宗教理想娛樂
而我愛你 你可能記得?
我們相濡以沫,長大後看晚餐時的TV show

夜裡回憶是白天川流來往,此刻廣播裡的歌
活著 時光如水冷熱
你喝 仍常想渴能有多渴

人與蟬 蟬與狗 狗與深夜衝撞高處街燈的蛾
所有浮生裡萬千的臉孔
讓我因為你們隆重

你多難得 城市,繼續轉動
而我愛你 你可要記得
容納我們共同的飢餓,握手後再奔波

人們懂的 激情後各自沈默
而我愛你 但不因你而什麼
我們今曾與共,交織於城市你的流行歌

(在土地上的 歸神所有
 在土地上的 花開有爾
 落在土地上的 腐敗後成為肥沃)

人們火熱 城市,何必寂寞
我多愛你 但不因你而什麼
時光穿梭 我們不在左右只在彼此其中

讓我承諾 我盡情不求自由
我多愛你 我不隨你而怎麼
從此今曾與共,交織於城市你,的流行歌

PS 最近突然发现一直觉得只同爱情有关的很多理论 其实都能应用到了普通的交往当中来了
祝大家春假快乐

2010/03/03

188.武装

A
不是因为有时间才来写东西 是因为要写东西 才不顾一切地挤出时间
物质、名誉上的成功并不意味着真正的快乐 这个道理问谁谁都说懂 可是现实中就是有人享受结果的欢乐 而有人只在意路途上的风景
比如说 我就是想不通 人生怎么可以用来做自己不喜欢的事?

B
自闭计划很成功 现在心情很好 昨天出太阳了 今天走在路上 边走盯着看街边小店里的人脸 他们的表情让我觉得有趣
吃饭的时候 聊天的时候 看每个人说什么样的话 在想什么样的事 也是一件有趣的事
两年前的时候 怀着期待说名校的学生应该有不一样的精神层次 现在能接受了 名校的学生可能有不一样的经济层次 家庭层次 或者生活层次 品味层次 交际层次 甚至智力层次 可是精神层次 却是与这些无关的
如果理想的话 我真希望能趁年轻的时候漂泊闯荡 老一点 找个人 结个婚 安心下来营造建筑和家

C
所以现在一个人真的过得好好的 有欲望的时候 心灵纠结看不到阳光 心里的洞虚无法填满
我有些残忍地拒绝了很多朋友 来让自己获得完整性的体验 反正总归没有谁需要谁
只能珍惜安心下来的时候 给自己一片完整的草地 有河流 有一颗不大不小的树
然后等待着 盖起一座小小的房子

D
人们总是用各种东西来武装自己 名誉经历头衔爱好职业 然后在很多时候 那些闪闪发亮的铠甲会像摆在博物馆中的展品一样 变成了供人围观的东西
可是你要问问自己 脱去铠甲 你还有令人喜欢的地方吗?人们喜欢的是你的武装 还是你的人?
你要问我的人生观 我便会就上一句话对你说 我每天都这样问自己

2010/03/02

187.角落

A
今天做了一些决定呢
其实一直觉得 应该尊重那些还有点关心我的人 如果有人能够顺路走进这间冰冷森林里的白色小屋 房门不应上锁 房间里收藏的回忆 应该陈列在四面墙上 仿佛不介意别人看到自己的心事 是一种自信与坦荡 然后 想想自己找到了茫茫森林中的另一间小木屋 便能走进去做个朋友
今天决定如同msn一样 让skype隐身了 原先逃离msn因为觉得上面很多人 在skype只加常常讲话的人 一直怡然自得
今天可能是真的有些抽风 然后将我的豆瓣小组(第一个博客 一直用到现在 嗯)设为永久私密了 将blogspot的主博客设为指定读者 可能不远的将来也会像永福村或者Yilun一样 要清空博客了吧笑
应该不会这样的
豆瓣可能是在网上最久最忠实的家 慢慢认识的人多了起来 但是也从没有顾忌过 嘴无遮拦也不设隐藏
哪一天会不会把豆瓣帐户也永久删除呢?
心中又催生了好多想象 就不写下来了
好多事要做呢= =

B
可能是老了 什么都不怕的时候 在这个冬天的末尾 过去了

2010/02/27

186.我……

A
最近越来越不对劲了。

B
身边的人说我整天emo,我自己觉得挺怡然自得的,生活平静没有太大压力,偶尔发些小小牢骚,不是挺平衡挺美好的嘛。
还是觉得感情/冲动跟理性/思考跟行为/选择是应该完全分开的三件事。并且表示大家都善于联想,都依赖语言的连贯性一直往前滑。深刻觉得语言是枷锁,他人即地狱。
看到一张挺萌的照片,觉得照片里的小女孩好看,便有人觉得我思春了。嗯真的不是一个人觉得我心里肯定是欲望十足欲求不满想要马上找到女朋友的人。
为什么人总是无法把自己解释清楚呢。或者说,为什么我这么绝望要把自己解释清楚呢?
想来想去,还是太敏感了。
从来觉得自己想事情清楚包容的我,竟然最近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体系,其实更多的只是因为与其他人的价值观念受到了碰撞而已。
我发现了一个事实,这个事实让我恐惧:我对生命的最大的欲望与恐惧是一种原则,一种强大到能够解释一切的价值体系,我声称我容忍随机性但我惧怕未知的未来。我说我能够坦然面对是因为我没有别的办法来面对。我好与人辩论做人做事的原则因为我潜意识里想要一遍一遍确认我的体系是否正确。同时我为所有人都不跟我一样想感到巨大的恐惧,我没有办法做到生活得很简单很享受一切,我要的东西太少太难得到并且因此我很坚持。我对一个完美的价值体系的要求是如此之大以致我开始惧怕身边的人。他们都不能确认我的体系,他们都不同意我的体系,他们都没有在做正确的事情。
而且重点不是我的体系本身有什么错,而是根本没有人愿意与我辩论这样的事情。我突然发现所有人都活得很开心,没有人在意生活需要什么原则,我突然发现自己的悲哀。

C
昨天作心理测试,在其中挑出了这些词句:“判断事情的基准就是‘正不正确’”,”热中于数据、讯息的收集和分析,会因自己不知道的情报缺失而有弄错的疑虑“,”做事讲究‘步骤‘”,“脑袋里总是条理分明的你,喜欢有逻辑性的对话,觉得谈话概括、笼统,或用字遣词模棱两可的人很随便,不想成为那样的人”,“你宁可一对一地慢慢深谈。由于不善于体察人的情感和意图,所以会犯本质性的错误,或是太过正经而与人结怨,也会给人不知变通的感觉”,“理想高,追求完美,但由于标准只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所知来设定,所以周遭的人不但感觉不出你的品味,甚至会觉得你自命不凡。太过强调自己的主张的话,会被人看做是偏执狂。“,”通常会选择最安全又正确的方法让事情继续推进“,”总是会赋予金钱一个意义,自己先在心里仔细考虑之后再消费“,”会在心里描绘出一幅理想女性的图像。老是猜不透女人心被耍得团团转的他,若是无法按照自己所想的与对方交往,便感觉压力愈来愈大。而渐渐觉得这种自己无法掌握、活生生的女人很麻烦,也可能不知不觉地就沉迷于‘虚拟的女性’”。
一边看一边冷笑,觉得自己是做到左脑派里的极致了……是啊我觉得这个世界太不理智,也是因为我不能接受那些所谓的不理智的地方。无论如何我只是觉得整个世界都无法给我安全感。

D
我从小到大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观察世界观察人,然后归纳出一套原则为什么这个人要这么做,我们应该怎么做。我极度相信一套原则以致我根本不敢触碰生活中随机的事情,导致我对生活中的人跟事情全部都不满意。
这不好。

E
因为其它人不符合我的规则,我便本能地反感。因为这个问题很棘手,我便本能地不去考虑。因此我才开始发掘文学,发掘艺术,发掘一切与逻辑无关的东西。我显性的爱好是这些东西因为它们能够救赎我,让我不去想是否与整个世界脱节的问题,因为文学允许你脱节,允许你随意;艺术允许你脱节,允许你随意。
我要文艺。我不要去想所谓的可笑的逻辑。我要找个人写信,写生命中的美而不是善。
或者我喜欢单纯的东西,单纯的人或事情,因为这同样与逻辑与思考无关。总之我讨厌与人交谈,又希望与对的人交谈。
我觉得我要崩溃了。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想要的是什么?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能不能在这个世界上实现我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是另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可是我现在甚至无法开始考虑。
所以只好不去想。

F
人面对自己的时候是多么无力。这才是为什么人将注意力转向世界,转向他人,转向自然了吧。
我纠结这些问题,真是傻啊。

2010/02/23

185.Short Note

A
每次写东西都是因为想把自己纠结的地方拿出来丢掉
这次也不例外
只是事情太多 时间太少
我一般反对写这种短的不知所云的东西 只是泄气 却不知道泄了什么
我还是远离成熟啊

B

2010/02/13

184.建筑学院的楼顶

A
记得去年九月写过一篇同样标题的日志
竟然无法想象现在有着或远或近的关系的一些人 当时还是以新生的面孔 出现在我们面前
而150和184的两个相同的标题 恰好把这一段时间括起来 那些发生的好的坏的 或许能像被一个表面enclose的体积 总量可以统统归零

B
其实这不是重点
正在用吃完饭跟等前一个人用完激光刀的空隙写这篇日志
周一搬进了studio 开始规划自己的第一个model 周三AutoCAD了一天 周四兴冲冲地预订好激光刀的时间 结果去之前5分钟得知材料售完 今天终于开始激光刀切割 效率奇低(或者说仅仅是巨浪费时间而已罢了)晚上还要来补功课
随意地圈下最近一周的时间 每一天也有开心或屎的事情 不过总算是觉得生活充实了许多 不会每天在家不停发呆不知道先做什么好
上周五决心开始看一直放在Saybrook图书馆的Szymborska诗集 就真的很久没有用读闲书的心情跟态度来读一本书了 有的诗 熟悉的诗 会读出声来
我是好久没有做这么装屄的事情了

C
把周末奉献给了诗人之后 周日晚的春节晚会上Pentatonic的客串演出 其实也是一件挺激动的事情 在全校第一大礼堂大声唱出自己的声音 来一次放大版的唱K 果然 建筑的理论可以利用到这里来 scale不同 感受是截然不同的

D
周二有雅礼的学姐来了,带着模联的团。我跟上次把王璇从YMUN的闭幕式上拖去Berkeley吃了一个小时的午饭一样把东念姐姐从耶鲁学生见面会上拉走了。一路闲逛一路聊。虽然说作为学生会骨干力量,高中也曾是我仰慕过的众多学姐之一,我们其实没有说过话,但是果然能一见如故。也许单单是能够厚脸皮地说着塑料普通话这件事情,就已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了。
回去翻了翻去年的照片,发现去年小暐姐姐来的时候竟然是同一天!总之是开心了一整天。相比起平时的平庸至极,我生活的萌点竟然只剩下雅礼学姐这件事情让我无比汗颜。
也许,我只是太想家了。并不是想家人,也不是想家里的某件东西,也许是想念长沙,也许是想念一些单纯的仰慕,也许是想念旧时光了。
那完美的旧时光啊。

E
前几天小羽发豆邮,又碰到了什么感情问题。这个小女孩在情路上的找寻一直是小磕小绊,有过一些对她好的男朋友,却又摇摇摆摆地固执地选择了继续寻找心里的那个人。我从来都说不出当初是怎么跟她分的,再回想起来,遗憾停留在了高三的那个冬天,而所有的美好也全息录制在了记忆的录像带里。遗憾在,但是却怎么也不去想复合的可能性,仿佛高中的那段时间,只能停留在那时才是最美好。就像碰到一部好电影,恨不得亲口跟导演大声喊一句:“别拍续集!”只是偶尔两个人打声招呼,心里都明白是彼此心里某个角落站着的人,或者甚至共同回忆当年的美好,竟然全无尴尬。我一直珍惜与她之间的默契,这种默契仿佛在高中随处可得,而在离开家之后却似乎再也没有出现过。以至于我竟处处感叹人与人之间的故作姿态、客套礼节、社交用语等等不自然的状态。我只是舍不得改变自己,宁愿放弃那些所谓的机会。
仿佛我已经能够给自己的生命取一个标题了,守护。不知为何小心翼翼地保护从前拥有的种种回忆,并一再去回味。我早已停止生长了,要是能像电影角色一样一直保持这样,我宁愿埋在土里不要移动,而每天每时每刻用力地进行光合作用。

F
周二晚上算Study of the City的finance,算了半个通宵。

G
特地感谢敏敏给我从清华托耶鲁建筑系的教授带过来的食物跟礼物跟信!为此我周四又高兴了一天!
只是,跟周二一样,有开心就有囧事。周四晚上没有切成有机玻璃板,胡乱画了会画本来想12点半早睡觉,突然得知project有变动需要赶工重写,于是竟然一干就干到了第二天早晨九点半。我第一个在Studio的晚上,竟然就是通宵。我在开始做第一个模型的前一个晚上,竟然就已经第一次在studio通宵!连激光刀都没试过呢,竟然就已经看到了传说中的建院七楼早晨六点半的阳光。不过早晨七楼的朝阳的确特别温暖。交完project后我走在桔色的地毯上,竟然全无倦意。是好事么?也许不是好事呢?于是就匆忙赶去Commons吃早餐等待法语课了。

H
星期五的下午,在studio切有机玻璃。我要垒24层有机玻璃板,在Hull's买supply每片可以切四块出来,一共花了24x6=144(加税一百五)美元……切一张出来要激光刀走两次,每次6分钟,每小时能切四到五张的结果是,我到现在仍然守候在切割室里……才刚刚开始切第15张……

I
今晚很多人去看电影了。祝他们看得愉快。我总是在自我觉得是在跟群体划开一个合适的距离的时候感觉最惬意。这次同样。从Ivy Noodle走出来后,一边对着去剧场的人们说着告别,一边头也不回地走向建院。就这样就能感觉安全了。一个互相知道存在的关系是美好的。

J
雪已经是前几天下的了。在建筑学院楼顶的庭院里,虽已夜深,单衣出门却不觉得寒冷。地上散落着焦急的急需灵感的学生的来回的脚印,外加几个友人小饮的斯达巴克斯和Dunkin' Donuts的咖啡杯。眼下是暗淡沉寂的哥特,稍远,沉默的YCBA闪着蓝色的光,再远一些,就是纽黑文那几座亮着灯的格子高楼了。一座城市夜里的光芒,是地面对于天空的对抗。
我喜欢灯光为人类建筑的一幢小房子,那种质感亲切,细腻,而温暖。

2010/02/04

183.我真的要吐槽了

从来了到现在,拒信也收过无数了。上周看到一个student job,在Haas Arts Lib的,做database的中国艺术的整理,说要中文好,对艺术感兴趣,需要图像处理技术。就申了。第二天就问interview了,妈呀邮件发来才一个小时我一预约就已经被预约掉好几个spot了。但我他妈还挺有信心的。周六抽到个fortune cookie,说Your next interview will result in a job。喜得我跟什么一样。昨天去interview,两个人,一个直接负责的,一个上级领导。上来什么都没说,管我的直接转头跟领导笑说such impressive experiences。也没问我问题,上来跟我说我们每周工作up to 10 hours,但是我们工作时间很flexible,我们会给你card access你可以随时来周末也可以来,我说没问题我有时间,我也很方便,因为studio就在楼上我也就住旁边,我一切都OK。然后她说我们希望这次的人可以做久一点因为我们这个工作可能不止这一个学期。我说没问题我愿意明年继续做。她就解释了一下要做的事情,主要是跟她整理中国艺术的database需要中文支持,解释半天我一个一个说没问题,问我有什么问题我说没有,本来想问问具体做什么但是已经讲了,in general我很愿意做这个。在她提到各个点的时候我又复述了一下我在故宫做的中国书画档案整理之类的。另外一个女人说我们可能也会做一些西方艺术方面的东西问我有没有兴趣,我说有很大兴趣我这学期还在听Intro History of Western Art。然后她们问YDNMag的事情,我就拿我做的YDNMag的排版跟照片处理给她们看,她们还说肯定会从我这里学到很多。说了半天说了半天又跟我确认了一下我的工作意愿跟时间问题,我说一切都没问题。然后说明天早上给决定,我就谢谢走了。
妈的要proficiency in Chinese,我native speaker了;要做中国艺术,我中国来的加故宫书画部实习两个月了;西方艺术也要做,我连课都在上了;要图像处理,我在YDN就是做图像/照片处理+排版的。这样都把我拒了我他妈要膜拜进了的人啊。唯一的一点是你能不能不要我就别给我那么大期望啊。
吐槽完毕,学习去了。

2010/01/29

182.其实是被一个大四的学姐的note感动了一下

心立刻就飞回到去年拍senior video的时候 给五个其实非常不熟的大四学长学姐做采访 把他们的信息记录下来 纪录所有人给他们的祝福 也让他们留在CUSY的历史里 在一群人的心中
起初非常不愿意做采访的学姐 后来跑过来谢谢我 说其实感激留下了这样一个纪念 后来在晚会上 看着大家写给她的板子 激动得哭了 那天有名学长也很激动 情绪难以控制
那天大家玩了好玩的游戏 几个平时多多少少跟大家隔离开的毕业生 跟大家打成一片
大概是很大很大的开心吧 送去并非常见的温暖 将半生半熟的人 在即将分开的时候 联结在了一起
这样大家会多多少少觉得这样的可贵 或许以后某天想起来 还会轻轻地微笑开来
未曾想到今年的这件事情会跟去年的video一样扯上某种关系 首先讶异于大家的报名 那些平时没有抛头露面的人 其实是真心珍惜大家在一起的事实的人 感谢你们来 大家居然非常enjoy非常团结 让我十分惊喜 
一个今年大四的学姐发过来note 说感谢给她毕业之前这段愉快经历 虽然她只报名在大合唱中献声 连一句solo line都没有要
这种几近陌生人之间的温暖 却让我觉得舒适 我的确从不曾努力去靠近过谁 也许有一次吧 去年 也很快就放弃了 我选择与社会保持心理上的隔离(社会,不是人) 大家其实都是人生匆匆过客 如果能够恰好温暖到那些本来也不曾可能会有太大交集的擦肩过客 也许是一件能让自己感动的事
那些感受你都无法与人分享 你自己在高高的心灵的房间里搭起了书架 然后一本一本地写日记给自己看 那些故事你都无法讲给别人听 这些故事的难以讲述性暗示了它们的复杂与美妙 我想起了初中画过的那个故事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云朵上漂浮 偶尔看看别人 以羡慕来填饱自己 如果你想到别人的云上去 小心代价是当你游遍新鲜的景色 回到码头 发现你自己的云已经飘远 而你没有归属
今天被人说欲望十足 其实怎会不是 其实都明白在世界上没有人能够安慰你 如果你是花朵 你所有的只有那些寒风 与一间属于自己的温室 它温暖 安定 可是排外 其实你不是没有打开过你的温室的门 等待着那一天有人进来 你不是没有在港口守候 等待哪一天飘来的云 可是旅人终究是旅人 浮云终究会变幻 如果你是客栈老板 谈得再投机的房客也不会为你放弃了自己的旅途 在各自的漫漫上路上 趁相逢的时候交换一杯热茶 也许能在吹白气的冬夜啜一口温度
你此生最经常做的冲动的决定便是拉下你城堡大门的锁 然后在门后 用无限的时间等待 你从不曾推开门 更不曾出去吆喝 你在等待一个幻影 ta聪明伶俐到能够知道你在门口的时候轻轻地把门推开 那是你渴望的所谓默契的东西 其实和以太一样 都是为了解决其它理论难题而发明出来的专有名词 你相信了梦 并决定把它变成人生 于是你像飞蛾扑火一样等待不求回报 而你只是等 像一棵枝繁叶茂的树 用尽了一切力气生长而没有了挪动半步的力气
你想起去年还跟她说话的时候 你们讨论过感情观 你突然开始同意她 你等着一个人把你完完全全地看透 把你扒光 她说她就会跟着她 我当时问她 一个能完全把你看透的人 会对你有什么欲望?有什么渴求?
当时我和她都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现在我知道 一个能够完全把你看透的人 不是一个用来跟着的人 而是一个不顾一切用来爱的人
而你只是等 等到身体没法等 生命没法等 灵魂不死 你的灵魂继续等
不知哪天你发现自己的屋子里已经摆满了你自己写的东西 恰好在这个时候有一位旅人敲门 他问你你的故事 你就完完全全地告诉他 于是那些快乐悲伤惊喜凄凉 你又随着你的情节经历了一遍 在你把整个生命都已经写成了字的时候 把爱怨情仇都已经长成了满头的白发的时候 你恍惚觉得你还是昨日的那个少年 刚刚为了心爱的人送去一幅画了几个通宵的肖像画 那画上的人比你的爱人更加恒久更加美丽 可是你不爱你的画 你爱你的爱人 她有着青春容颜转瞬即逝 你文静的外表下有着这样爱玩火的野心 你就是爱那匆匆老去与光阴无情 爱你以后将无法回来的今天
你也爱为了你的爱而哭 那些带着咸味的液体证明了你的青春 你知道你是害怕长大
在门关上的那一瞬间 你从昏睡中惊醒 空荡的房间里只剩你自己 原来你从来都没有长大 在这个冰冷森林里的白色小屋里 时间被冻结
又或者哪一天你随便翻开一个夹子 你所有写给她的情书噼里啪啦地全部掉了出来 你年轻时的爱恋 连同你三天不睡画出的她的肖像画 原来一直都是自己珍藏着
你坐在房间的中心 那里没有一面墙 没有一个角落 是最缺乏安全感的地方 你是否想嚎啕大哭?
那个旅人带走了你的故事 你竟然感到欣慰
那个与你脱离了一生的社会 竟然突然将你记起 你突然间像是漂流了四年的鲁宾逊 回到了土地
而你其实不在意了
旅人后来又没有找到重点 浮云最后有没有变成雨 其实都不重要 你是那一棵枝繁叶茂的树 静静地生长着 有人到你的树荫乘凉 会对你说一句谢谢 你听到了却不能也不想用你的满是树叶的大手摸摸ta的头
我是听觉动物来的 我听而少说 选择做一棵树的人 却不是为了听到感谢而去为人们带去阴凉 但他也喜欢听到人们谢谢他
只不过 他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 所以 仅仅是可以算是满足了愿望而已 仅仅是幸福
而所谓陌生人的关怀,其实是多愁善感者无力的意淫而已。
那棵树一直都长在那个courtyard里面 你随时可以去看他 或者即使是功利地 对着树洞倾吐不快 他也会很开心 因为他做了他能够做的事情 树不能说话 不会逗人开心 但它能把你的不快装起来
树的爱情 永远只能互相对望 不能走近的基础上 甚至两边都不能也无需说话 或者你是一个旅人 我听你讲你去过的地方见过的美丽的教堂玫瑰窗爱过的人后悔的事
你把一切都讲完之后 累了 就靠在树下睡着了
然后 我就陪你一起睡着
我把你当作主角写进我的梦书 然后我就有了自己的故事了
然后 我就假装你一直都不离开

2010/01/24

181.简短一下以示纪念吧

A
昨天早晨7点am,10个小时的睡眠之后,一大早起来桑提芒塔拉。
上午出发去纽约,进行城市研究课的field trip,阳光很好,在街区里走路果然是最幸福的事情。

B
3点分散 一个人跑去flushing
都不知道过去干什么 只是去了 在Main Street跟Roosevelt Avenue上到处乱走
路过曾经去过的留香园 买了跟上次一样的虎皮绿茶蛋糕
有点微甜 小小的吃了过后竟然觉得有点饱
竟然偶然遇见以前只吃过一次然后人去楼空的food court
一碗分量足足的成都麻辣牛腩面 我含恨吃了半碗 只因才4点 根本没有空间
但这些其实都不是快乐的理由
一个人在半生不熟的地方游荡
一个人坐长长的地铁
一个人抱着电脑在回榆树城的火车上 竟然顺利地改完了某组织欢迎你的歌词!
回来就见到了Mosi 还看了场好电影
不知怎么地回到房间心情就变得很好

C
还是一个恋旧的人啊 卖口说的 nostalgic 再准不过
总是觉得在这样的环境下需要改变一下自己 越想却越不愿改变
昨天是自去年来美国以来第一次如此心情舒畅
我想是因为好多旧的东西回来了 私奔在外的感觉 独自回家的感觉 小门面吃面的感觉 以及随之拥上来的回忆 见到旧人的感觉 让我觉得那些都是充实的力量 满满地
对自己有模糊的概念 却一直顺水推舟
希望自己能够向喜欢的方向改变 如果还能遇到适合的人 人生就已经圆满了
我的自我期望真的很低很低

2010/01/23

180.巨蟹的时间

相比起上周,哦不,是从十月初的纠结直到现在,在告诉自己要慢慢进入一个淡定期。心情越来越稳定,事情越来越多,活动越来越少,甚至连CUSY Dinner都一直没有去过。平时说话的人翻来覆去甚至不超过那么三个半。生活是画画读书物理还有法语,或者说其实只剩画画跟读书。
这种宅性一直延续到秋季学期结束的时候,在寒假爆发出了顶峰。没日没夜地看电影、练琴,整天和同一楼的朋友们混在一起。我是多么喜欢这种家庭的感觉= =

A
开学第一周,回到这种所谓的社会性里。几个月以来第一次去CUSY dinner,发现竟然有好多人都很久没有见到了。感觉像是一个山顶洞人突然爬出了巢穴。四门课的压力其实有点大。第二周开始,各种奔波让我非常不习惯。建院的讲座一个一个去听,模型课的orientation一个一个地去,开学伊始就要到处查书查图作调查,下周就要开始动手,挑了一个全是curve的楼都不知道怎么做;画画课两个小时的课加两个小时的写生section实在累人,家具写生挑了个最难的。城市研究课本周末竟然有纽约walking tour,又要占去周六一天时间。法语考试成绩极屎导致每周又要摊很多时间过来。YDN Mag的年初版式翻新期又要拿出新设计来,周日一个上午放过去。CUSY的Freshman Handbook占了我两个晚上的时间,接下来还要忙收T恤,以及最恐怖的CUSY video,我的什么所谓创造性都干了啊啊,还要写毛音乐剧,真是找罪受啊啊啊啊。Pentatonic还好,周日下午就给它跟CUSY board meeting了。我的时间就这么被瓜分掉让我心有不甘。

B
相比起上周每天6小时的睡眠,周一睡了5小时,周二周三睡了4小时,周四晚(或者说周五早晨)看了一夜法语,睡了3个小时。而且周五从早晨9点到10点30的woodshop开始,10点半法语课到11点20,吃个饭赶个画到12点去LC见某些MUN的小朋友,到1点钟跟着画画课的section去Furniture Studies,3点下课后回家取相机又赶去拍照,3点半找到Yelin把摄像机拿上,在Bass开始弄Freshman Handbook的最终稿最终在五点弄完。马不停蹄赶到WLH去拍CUSY Roundtable给CUSY video搞素材,五点半赴约吃饭。6点半去挤Venturi的lecture,一直到8点多。回来procastinate一下,想了想今天去纽约的事情,发了一堆邮件就9点了。于是我拥挤的12个小时终于结束,我美美地睡到了今天7点整。10个小时,是不是很补啊=P

C
流水账完了以后,其实本周四晚上有了三个月未见的周期……(果然有点不调……)也有可能是因为熬夜熬久了所以放大了效果,但是情绪的低落是确确实实发生了的。被一堆事情压着,又听说了可惜的八卦,再一次觉得关系无偿,便再次对感情失去了信心。关系什么的最讨厌,我还是初中的思维,暗恋什么的最美好,要花痴就要一直花痴一个人,这样的花痴才有价值有意义。上学期明白的一点是也许只有像我这样的白痴才会觉得单纯地表达感情是一件不算什么的事情,而大多数人还是会觉得所谓“关系”才是核心?有些事情是没法挽救。你知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寒风凛冽的清晨,一起在街上走过三个block,始终都不愿主动开口说一句话。金牛什么的这种闷骚固执的人,一次只把信任跟通往自己的门给自己选择的几个人,吃过一次苦头什么的就再也不会去触碰了。不过也挺好。我始终感谢你存在过让我认清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我在这学期的画画课上画着家具,突然想起你送的那本植物写生,我已经被各种人评价过特点是“画得很准”这样的东西,可是我始终没办法画出漂亮的缤纷的树叶。
那天卖口说中国人都很nostalgic。我想我没有在花痴你了,我只是一直在怀念过去。

D
写东西的时候很容易跳到一些过去上,还可以故作文艺青年姿态孤芳自赏。所以如果这篇蛋疼文被你看到了我只能说句对不起。其实所谓的过去什么的才不是我难过的理由,这些天一遍又一遍地自己醒觉已经变成了一只无缝的蛋,便索性就这样下去吧。我想回到胚胎状态,无言无语无欲无求。如果说有什么,或许可以说服自己正在等待着什么。可是等什么呢?我想起一直对钟灵的爱情观的批判,原来我与她是殊途同归。我们唯一的不同在于对将来的期望值,她的五入进了一,我的四舍到了〇,但是又有什么区别呢?知道身边的都不是自己所求,就索性盼着好了。相比起她说我是一个一直在变的人,我倒觉得她才是一个一直在变的人。我突然开始不批判她了,一个一直等待的人也许是悲哀的,但一定是美好的。

E
我只是想说我突然发现自己现在进入了这样的状态。不想听八卦,不想讲八卦,对于某某成天到晚跟我说哪里有美女哪里有罗莉也完全没有兴趣。一群人说话的时候完全不想开口。我有三个模式(按照闲话程度来判定),进了大学以后大部分时间很典型闷骚,对着某几个人能够发下小疯;有的时间里能够对着所有人自high满口胡话(高中整天这样是怎么回事……现在找不回来了?);而现在却完全是封闭,不想跟人说闲话。
其实我不是一个没有缝的蛋,我的缝不过就是在我的第三个状态的时候,还想知道有几个人在门外边,忙也好,玩也好,只要我愿意爬出去,就能开开心心得跟他们一起玩闹。这金牛、双子、巨蟹的三种状态的排列组合,差不多就是我的基本心情状态了。现在是巨蟹的时间,这样的情感脆弱的时间是我的软肋,要攻击我的人趁这个时间来好了~~泪~~~

F
对,我无法把叫做信任、喜爱、沟通什么的东西给太多人。这样的脆弱与固执是我的缺点,它将会一直跟着我走下去。好吧我准备开始我的纽约之行了。回来之后开始读书做YDN忙CUSY video画画做模型!劳累太久之后总要发泄一下情感来反作用力一下,这样才能回到本来的高度。周四到今天早晨是我的新一次心情波谷,我想是时候导数可以变正了=)
我好了。

2010/01/15

179.第一天

还是挺习惯blogspot的写作界面的

A
开学第一周 还处于shopping period 大家都在忙着选课 有人一天10门上下 连续奔波几天 气喘吁吁
我貌似从来都不是购物狂 翻翻课表 总是只有那么几门想上的课 听一听 其实都挺想上的 那就上吧
可能是知道自己这一点 所以从来不敢去购物
从这个学期开始正式没有牵挂 除去必修的两门建筑课 一门法语L2 其实既缺一个social science credit又应该早些多完成一些建筑学分 于是就选到了Intro to Study of the City这门课 这样4.5分 其实已经够了 明年的课 算算建筑六门7分 加上如果要开始学日语 便是一年10分 平均分配 每学期5分刚好
不甘心明年一年泡在专业跟语言里 于是决定这学期听History of Art: From Renaissance to Modern开始讲起 刚好是西方绘画开始的时期 到今天已经听了三次课了 中世纪晚期的蛋彩跟壁画加上文艺复兴早期的透视!特别喜欢 笔记也记得出乎意料地高效= = 唯一不爽的是他将会跳过绝大部分的印象派 只轻微触及马奈与梵高 这一点有些失望 不过目前是兴趣信心都满满
法语看到Ngame还是很自然地开心 Study of the City可能要忐忑地过一个学期了 建筑上学期填了意向表的有出奇多的50+个人 这学期一开学第一次课来的还准备继续做下去的 就只有29个人了 这个数字其实跟往年都一样 所以算是松了半口气 可是这29个人里面选25个 总有会被淘汰的4个人 希望这学期好好发挥 先进了专业 很多东西再去想吧……
Arch 249模型课 我分到的是Peter Smithson 一个大家都没听过的名字 但查了查才知道此人跟他老婆Alison Smithson(没有地方明说但应该是夫妻档吧……)就是发明了Brutalism这个term的人 貌似还出了很多理论著作 但可惜这是一门模型课 更多关注的是空间以及关于空间的阐释 与Brutalism至关重要的“材料”跟精神内核都没有那么多关系 所以还需努力
Arch 154画画课 第一次画画被某一位同学选中点评成最喜欢的画了 小开心之余 花了100多块钱买了drawing board drafting board 铅笔 碳棒 画纸之类的 还只占了supplies list上的大约1/5
第一节课讲用线 以及一点点左右脑思维(其实这是老东西) 作业是画纸袋 所以决定什么时候去A1点一次外卖 拿三个纸袋回来前景中景后景好了

B
最近越来越容易网志写到一半写不下去 然后下次又从头开始 像我的好多事情都其实一直拖着没有做完
故宫的video啊要写的东西呢 handbook借别人不交稿为理由于是一直拖着 要看的书都没有看 YDNMag的设计也没有付诸行动
今晚好好地过了一遍上周看的书的内容 并且艰辛地做了很厚的笔记 Intro to Study of the City 我知道我对它的唯一好感来自名字 要上是因为该死的social science学分同建筑的必修课之一 我读城市规划成功的六大要素 市场 位置 设计 资金 企业家 以及时间 还有分析哪个地方因为缺了地理环境的优势 所以虽然设计做的很好但没有像哪里一样火起来之类等等
不是我要了解的城市啊 所谓的经济发展 现金流 消费增长与政府贷款 从来都不是我的菜
寒假一个人在房间的夜里 有时突然想起长沙 那个我只待过两年半 却找到了认同感的地方
对于我喜欢的城市 我貌似都已经在生活中找到了对应感觉的人 所以很开心
昨天跟别人说 要从这个学期做一个艺术的人 于是要继续下去 今天跟一群人去看了卡门 突然一下子又不想讨论所谓男性女性的话题了 分析家们大可对卡门的符号意义进行各种解构 我只表示她演得很好 此外才知道卡门是法语剧 顺便自我表扬一下法语听力 就着字幕(汗……)能听懂好多了……

C
今晚一个点名把我弄得心情好好 本来是抱着没有心态的心态来做的 结果却在搜肠刮肚回忆自己的书的时候再度完成了一次自我(标签)整理 发现自己又清楚了一层的心情是很好的 发现身边全是文学青年 不能比不能比 渴望见到一个艺术青年同学
Eva同学大老远地给我背了一本很重(真的很重)的艺术史书回来送给我 作为什么什么的礼物 弄得我很感动 (结果是我花了比书贵的钱请她吃了东西……)然后这也是这周开心的事 lyc同学说这次回来出发前两个小时去给我买了本书 拿到后发现是本钢笔植物写生之类的 一下就笑了 想起我画得跟什么一样的枝叶(逃避有机物难道就是我去弄建筑的理由了吗= =)书薄 但是也很感谢她 回来后就见过她那一面 5秒钟拿了书就回头走了 听说她后来水痘被隔离了 希望我没事lol
这两本书弄得我一周的心情都很好 桌上一堆书 地上两包衣服都根本不想去管 明天还要早起去art library查资料呢
我想起那一天的蓝天白云 我说我喜欢你我说我讨厌你都是我自己的偏见 你就是那样 一部分我能欣然接受 另一部分我却厌恶无比 原来你也是这样啊 我对自己说 那么就完全没有一点问题了 刚刚在跟朋友random聊 讲到我心情平静很好的时候就会摆出一副淡定的表情 但总让别人以为我在怄气/愤怒/难过 其实心里太阳大得不得了!
那么我现在 一定也是一副臭脸吧 然后我想我早就在潜意识同意你了 根本没必要再联系了 再联系一点意义也没有 然后我的心情仍旧不错
明天要早起 这肯定又要刷我自己的最水文章记录了
晚安亲爱的~

2010/01/01

178.本园长表示淡定

A
应该没有哪个人像我一样lame到新年的第一个早晨12点多一个人在不开灯的宾馆的房间里看着窗外路灯灯光下飘落的雪花捧着电脑写网志的吧
新年的第一次醒来是12:04被同在宾馆里的众人冲进房间以三明治的方式压在身上压醒的 众人看红白歌会看得正high 还不忘在新年之际到我孤单的房间里来给我沉重的慰问 新年第一件事是被压 这听起来有些滑稽
至于之前 还不是在从Grand Central Station回来的火车上睡过了头 第一次火车6点多准点到达 4个人顺利完成了3天以来吃Subway的愿望 然后小朋友们开始跟家人视频 我回家掀开被子钻进被窝 然后顺手把灯关上
这些是有关2009年12月31号晚上从7点多开始睡觉的那一刻到2010年1月1日凌晨醒来的事情

B
混乱开始于一场预先计划好的出行计划 伴随着各种被放鸽子
是在多次磋商以及别人的计划变更slash放鸽子之后 决定28 29 31三天去纽约 跟钟灵及其同学和雅礼的两名小朋友及同学 27号晚上 本来要来New Haven的DCH同学放了一只肥鸽 导致本来并不用来的TM同学在三个小时的无辜等待后只身前往榆树城 度过无聊一晚
28号下午1点在flushing的KTV中包 是圣诞前就定好了的 原定的四路人马在Grand Central中央大厅会合 我跟TM的10点整的火车居然就那么生生地停到10:30才出发 导致晚到半个小时 再与DCH及同学 弯弯 还有钟灵及同学先后会合在GCT及DIYuan 4个小时的K歌时间里 雅礼的小朋友保持了高水准 弯弯跟钟灵的唱歌有小出我意料哦 重点是大家都愿意唱而竟然没有抢歌 歌单也总是保持在一两页之内 这绝对是我见过点歌上最安定秩序最井然的一次
之后被小放鸽子 导致原定要一起去湖南餐馆居然没有雅礼的人而是北京海南陕西贵州之类众 与钟老师提着行李经历各种斯德哥尔摩漫步 最后找到在发廊手机集体没电的人们 已是饥寒交迫 还好后来大家一起顶着寒风去的那家湘水人家味道的确不错 而我是在听老板们用长沙话聊天中得到了满足 臭豆腐剁椒鱼头白辣椒炒牛肉空心菜跟酸豆角魔芋 令我惊奇的是一群北京海南陕西贵州人给予了高度评价 并表示对辣菜大爱 众人配合的态度及对味的事实让我对晚餐感到满意
总之flushing的一天可以给个B+之类的

C
订好了29号10am的3D+IMAX Avatar在Penn Station旁边的一家AMC 预计众人6:50会合然后搭乘早上7:22的火车去纽约结果6:50我在lobby打电话众人仍未起床 最后只能搭8点整的火车 结果这辆准点开出的Peak train居然因为什么某途中小站站前一晚遗留的积雪问题开了129分钟才到纽约 导致我们最终迟到半个小时 然后又因为迟到无法拿到IMAX眼镜之类的 最后居然恰恰好少了一幅眼镜 因此才有借口四个人全额退票 然后订了2天后的票以期能够看一场完整版
4个人在Burgur King欢乐地吃完堡堡后不慌不忙地赶到MoMA时 恰好是跟雅礼小朋友们约好的1点钟 2009年12月是我MoMA会员年卡的最后的时间 这次领到的最后5张guest tickets也算是圆满完成了它的任务 今天与昨天相比 是少了弯弯 此外一群人在美术馆里艺术得很开心 我这次的工作基本上是初等艺术普及教育 没什么好说的 喜欢MoMA
晚上带着雅礼的小朋友及同学回到New Haven 让她们体验了一下标准的耶鲁寒假滞留中国学生的夜生活——看电影 东京少年是部伪纯情伪心理的绝对烂片 只有堀北真希是亮点(个人觉得她耍帅失败) 女伯爵是部有噱头的好片 除了没有数据线大家围坐在14寸电脑屏幕前外 一切都很好很标准

D
30号带领着雅礼小朋友及同学及弯弯的朋友在校园里乱荡 因为起太晚加寒假各地关门 其实是一个异常不完满的tour 重点在于跟雅礼小朋友们及同学去长城吃火锅 大家无比开心 下午4点才回到宾馆 叫上钟灵及同学走到YUAG时 已经离闭馆只有半个小时了
总之是压缩的一天 晚上补觉 看电影 红磨坊小欢乐 大家看得很开心 后来用电脑屏幕看春光乍泄 结果最早激情洋溢的某陶同学后来也耐不住王家卫的无聊而屈服于睡魔的召唤 反而是第二天要早起的我撑到了结尾 对电影的评价是 经典的王家卫套路 无需多言

E
31号早晨仍然是6点50下到lobby 同样的三个人这次是小迟到6分钟 最后还是顺利地赶上了7点22的车 又因为天降大雪什么的 第三次开了两个多小时才到纽约 不过顺利赶到了Avatar并且enjoyed it 我表示第二次看 感动仍然不在所谓的3D以及IMAX 上次有冲动但是没有哭出来的地方 这次哭出来了 我喜欢Pandora上所有的种族都主动来帮忙的那一段 那种壮烈以及爽ness让我想起幽灵公主
中午出来 本来终于找到了一直在找的Subway准备满足欲望 突然多出来的一家川菜馆又把人吸引进去了 所幸食物质量还不错 所以众人吃了睡了两个小时 之后本来准备前去Time Square购物 结果一路走到49街后 发现人早已把通道塞得水泄不通 于是放弃 准备归家
于是坐上了4点多的火车 最后的一次纽约通勤 火车总算准时到达导致我最后是被列车员叫醒的 从长长的地下道走出来 大家圆了吃Subway的梦想 然后回来 像往常一样决定看什么电影决定失败最后end up每个人开始给家里打电话 于是我回房间睡觉
就很快就睡着了 后来看通话记录发现自己在梦里接了某同学一个电话 据她说我还跟她聊了两分钟……不知是真是假 总之我印象全无 口干舌燥地醒来后 发现已是新年 那就祝大家新年快乐好了 我还是那个写流水账的我 祝自己跟大家都新年新气象 over

F PS
30号晚上听雅礼的小朋友自爆八卦 我虽然自称八卦小达人 面对她们的八卦以及让我八卦Yale的要求的时候 突然觉得心里空空 突然又一次觉得感情苍白爱情无味 更加相信爱情在这个时代已经死亡 老衲 老衲早应遁入空门去了 是的 本园长表示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