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30

253.数数

一闪一闪亮晶晶
满地都是大猩猩

这就是我,你知道吗

2012/09/20

252.年度总结

我在东京待了一个夏天,走遍了19区,睡过许多地方的长椅,吃过许多全家的炸鸡、饭团和面包,看了300多个地方,拍摄了1607张照片。

我在名古屋待了两个学期,上了一些无聊的课,遇见了一个老右翼,记住了几位老师(讲日本艺术史的老师在濑户做陶艺,英语残破;代墨绘课的版画老师和教夏目、大宰的文学老师可能都蛮喜欢我;他们兢兢业业,不太被学生们理解),唱了几次残破的歌,有一些记得住的同学。实过两次小习,感谢C跟A两家事务所,特别是井本桑,他们人都很好。

我也很奢侈地用过钱,从冲绳一路走遍回到名古屋,虽然有遗憾。
我记得在下小雪的冬天进了唐招提寺的大门,看见金堂然后哭出来。
也记得在丰岛美术馆里面的半个小时,没有过如此纯美的时刻。
奇怪呢,我还是不喜欢人,喜欢死去的东西。

暑假的实习,条件差待遇低,竟然还是如此开心,是因为年轻的希望吗。我也想你们,特别是本间桑。

爸爸带我,家人陪我去了山西,十天奔波操劳,只为了看那些偏远的小破庙。谢谢你们。

最后还是没写出东西来。

我爱这碎片般的生活。

2012/09/18

251.建自己的房子


摘万木春《味水轩里的闲居者》:
“需要指出,建造别墅的意义并不在房产的扩充。各种文献表明,令文人激动不已的,是他们能规划并亲手创建理想的生活环境……”
书屋择溪山纡曲处结构。止于三间。上加层楼以观云物。四旁修竹百个以招清风。南面长松一株挂我明月。老梅蹇蹇。低枝入窗。芳草缛苔。周于砌下。东屋置道、释二家书。西置儒箱。中横几榻之外、杂置法书名绘。朝夕白饭鱼羹、名酒精苟。一健丁守关。拒绝俗间往来。如此十年。钟、王、顾、陆则不可知。断不在虞、褚、摩诘、营丘、华原下矣。”——李日华《紫桃轩杂缀》
梁思成中建史中的寺庙属于中世纪的工匠们,江南文人们才是中国的布鲁内莱斯基,最早的“建筑师”。中国的大写A建筑始于郊野别墅。
----------------------
补:
”这番表白恐还是想象,但冯梦祯的孤山别墅从规划到建造的整个过程都详细记录于他的《快雪堂日记》中。冯梦祯并不是一个富有的人,甚至到他移居孤山以后,完税仍是他的一个负担。他用半生精力实现了在孤山建造别墅的计划。买下建房用地花了90两银,这是整个工程最大的一项开销,必定耗费了他在南京国子监任职期间的大部分积蓄。建造工费在预算中就有短缺,这不但影响到工程的进度,也直接决定了房屋的规划。但孤山居所在克服了各种种困难后终于落成,冯梦祯可以在理想的环境中过他理想的生活。他写了一篇《结庐孤山记》记述这所别墅,细腻的笔调难掩欣悦的心情,读者可以参较上引李日华文字,想象当时文人经营居所的一般情景:
    “居士得地于孤山之阳......乃以癸卯春仲就竹结庐二重。先成者曰青岩居。中为堂。左右二室。卧榻在焉。前辟广庭。后半之。俱植芭蕉。启北扉。则岩石乱松。青翠溢目前。庭留旧竹数竿不芟。待其生孙。又植桐二于竹西。槁其一。瓮其中丈许以容 露。坐则青山出于屋角。高树映接。使人意远。
    “青岩居之前为晚研堂。徒旧而青黄之。广不盈廿肘。纵半之。庖富附焉。前亦为广庭。植梅三。其一几槁而苏。盖绕庐东南皆竹也。而介于桑。守者利桑薄竹。令瘠而生花。余起以湖淤。今岁生孙特多。翠色荡衣裾。又饱竹荫。至今不尽。竹之西南有桐一章。大可合抱。扶枝修干。能障夏日。实落几满斛。此余园中树王也。大桐际池。池 不能亩。去五月栽荷。月馀敷花结实。芬馥撩人矣。池之西。竹少于东而盛于东。径而南。置扉焉。小。令不通户舆。所谓设而常关者。颜之曰慧业庵。吾庐不啻成已。然坐晩研。惟西南一隅受湖。竹树蒙密。限以短垣。所得无几。
    “规以半山起堂。则如引镜自照其面。湖山全收矣。乃括木瓦。参新、就材杂成之。南窗被牖。延风受月。最宜消暑。两翼为曲室。可通可蔽。前瓮石为台。垣其左右。其东磴而升。上梁于去嘉平某日。时积雪初晴。命之曰快雪堂。取晋帖快雪时晴语。但不如坡公绘雪耳。
    “又自卧楼三层。附郁金堂之右。鸳儿舍其西南。形家曰不宜。乃议毁徙之快雪堂西。损为二层。梯其后。前缀小轩。小轩之东。启北扉可通快雪。
    “二役嗣兴。而湖山窈窕。遂为几案间一物。阴晴寒暑。朝夕变幻。螭舫往来。青骢油壁。乍盈乍虚。皆入余游戏三昧中矣。......工始癸卯春仲。落成于今。一视辰夏。杪工费若干。初余以空手课工费。作自嘲诗。有‘经营烦石匠。力短欲何如’之句。水到渠成。岂意有今日耶。......”

2012/09/04

250.读《明代江南园林研究》


作者:“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崇祯十一年(1638)官拜兵部尚书的宜兴人卢象升(1600-1639)于1636年写有《湄隐园记》……”
卢象升《湄隐园记》:“阳羡桃溪在邑西七十里,万山环匝,林壑鲜深,溪水涟沦其中,复有平畴墟落,映带左右,真习静奥区也。出城舟行雪蓑烟寺间,凡数百曲,乃至溪湄,余家读书园在焉。千柳垂垣,清流绕垞,苍峦绣壁当其前,远岫烟村绕其后,篱落鸡犬,景色蓊蘙。衡门数尺,不容车马,今将凿石为额,曰‘湄隠园’。门以内,松径桐蹊,花棚竹坞,及所谓‘双桂轩’‘斑衣亭’‘豹隠斋’‘听鹤山房’,皆创自家君,年来稍廓旁址,得旷地十余亩,余思筑室而归休焉。拟构书楼五楹……

作者:“事实上这座‘湄隐园’最终也没能营建,在写作这篇园记的三年之后,卢象升就在战场捐躯殉国,未能实现他终老园林的愿望,但这篇园记则流传下来”